<感官描述方法QDA與CATA預測效能之比較>-黃怡菁、劉伯康(中臺科技大學食品科技系)、汪毓屏、姚念周

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在於比較感官分析方法中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與選擇適合分析法 (check all that apply method,CATA) 對於消費者的喜好性的預測效能。

研究方法

兩組數據中,CATA數據來自中臺科大執行印尼糯米糕感官特性影響之研究中,利用消費者進行的選擇適合分析法;QDA來自樞紐執行茶飲料的多變量分析研究中,利用訓練型品評員進行的茶飲料數據。採用The Unscrambler 軟體工具進行多變量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分別將QDA預測喜好性及CATA預測對應喜好性結果進行比對。

研究結果

茶飲料數據之QDA預測茶飲料消費者喜好性(R2=0.54)高於印尼糯米糕數據之CATA預測印尼糯米糕消費者喜好的模式顯著性(R2=0.24)。

從圖一、茶飲料以QDA預測喜好性相關之模式之紅色標註的應變數與藍字標註的自變數落在50%以上的信賴區間(蛋白區)看出,在QDA的預測模式中可以看見與澄清度(外觀)、焙火味(氣味)、金屬味(氣味與餘後)、決明子茶味與隔夜茶(氣味)相關性高,且對模式的解釋度亦高。

圖一、茶飲料以QDA預測喜好性相關之模式

進而從圖二、茶飲料以描述分析預測喜好性之預測解釋模式看出,在對茶飲料的預測模式中,正好此研究中出現雙峰,更可以針對茶滋味與甘味出現雙峰分布的現象,利用factor 2 來解釋不同族群。

圖二、茶飲料以QDA預測喜好性解釋之模式

F2=0.72*鹼味-0.55*決明子茶氣味-0.43*澀味-0.39*決明子茶風味+0.3*甜香氣味-0.3*金屬氣味… 明顯區隔茶滋味與甘味的2種次族群,其重要的感官特性分別為鹼味、決明子茶氣味、澀味、決明子茶風味、甜香氣味與金屬氣味等等。顯示同時兼具相關性與解釋度,對於實務應用有幫助。

在以CATA對傳統印尼糯米糕之預測模式來看,則可看到其中以層次感(Various level)、異國風味(exotic flavor)與喜好性相關性高,而椰子味(Coconut flavor)對模式的解釋度最好,但變數群皆落在50%以下的信賴區間(蛋黃區),顯示變數們的解釋度低,只有椰子味(Coconut flavor)落在蛋白區,顯示相關性與解釋度無法整合解釋,並不利於實務應用。

圖三、印尼糯米糕以CATA預測喜好性相關之模式

研究結論

從本研究結果來看,CATA雖是目前國際上開始受到關注的新方法,但顯然企業實務應用面上的效能,還需要更多證據證明其實用性。

回到 專業論文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