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評員招募之影響因素>-賴孟利、黃怡菁、姚念周

一、目的

  一般品評測試依目的選用消費型品評員、經驗型與訓練型品評員;為完成不同目的的測試,所需品評員參與的時間不同,必須以不同的誘因來驅使品評員參與,這是執行感官品評測試最關鍵的步驟。本研究旨於分析消費型品評員與訓練型品評員參與動機。

二、方法

  
圖2 研究架構

  樞紐針對全省社區大學及滾雪球方式進行網路問卷調查,共收回123份問卷;針對參與消費者型品評團的正面因素:(1) 不需要參與訓練、(2) 可了解新產品趨勢、(3) 可影響產品的發展有影響力、(4) 可獲得贈品或禮券、(5) 可免費品嚐食品 、(6) 可參與社團交朋友、(7) 感覺很新鮮與有趣、(8) 當作休閒娛樂或打發時間與(9) 可獲得品評履歷與負面因素:(1) 時間無法配合、(2) 地點不容易到達、(3) 贈品不具吸引力、(4) 怕吃到不好吃的食品與(5) 沒有同伴;參與訓練型品評團的正面因素:(1) 可獲得訓練證明、(2) 可增加額外知識與技能、(3) 可影響產品發展有影響力、(4) 可獲得贈品或禮券、(5) 可免費品嚐食品、(6) 可參與社團交朋友、(7) 感覺很新鮮與有趣與(8) 當作休閒娛樂或打發時間與負面因素:(1) 時間無法配合、(2) 地點不容易到達、(3) 贈品不具吸引力、(4) 怕吃到不好吃的食品、(5) 沒有同伴與(6) 無法全程參與,請填答者在可複選的模式下進行填答。

  針對回收的問卷,以相關性分析為主要方法,確認各產品使用頻率(茶飲料、運動飲料、咖啡飲料、奶類飲料、果汁飲料、碳酸飲料、沖泡飲品、湯品、中式點心、西式點心、調理葷食與調理素食)及人口統計變數(性別、年齡、居住地、最高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等資訊對參與品評員之三種興趣程度(參與品評活動、參與消費型品評員與參與訓練型品評員)是否具相關性。進階探討參與不同型態品評員之興趣程度,在「有興趣」與「無興趣」間之差異。

三、結果

  回收123份問卷統計結果,性別分佈情形:男性共40人與女性共83人;家庭月收入情形:39,999元以下共56人、40,000~79,999元共43人與80,000~100,000元以上共24人;最高教育程度分佈情形:高中(職)共8人、大學(專)共73人與研究所及以上共42人;居住地分布情形:北部共85人、中部共16人與南部共22人;年齡分佈情形:20~29歲共93人、30~39歲共24人與40歲以上共6人。

(一) 相關性分析

  以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是否有興趣參與品評活動」、「參與消費型品評員之興趣程度」與「參與訓練型品評員之興趣程度」對人口統計變數與各產品使用頻率皆不具相關性,相關係數均小於0.2。

(二) 差異分析

1. 是否有興趣參與品評活動部分:非常有興趣(15.4%)、有興趣(42.3%)、不喜歡也不討厭(34.1%)、沒興趣(4.1%)與非常沒興趣(4.1%),由此可知,填答人對參與品評活動是有意願的。 

2. 消費型品評員參與意願:將「參與消費型品評員興趣程度」-非常有興趣(20人)、有興趣(61人)、不喜歡也不討厭(31人)、沒興趣(7人)、非常沒興趣(4人)分成二群:「有興趣」(81人)與「無興趣」(11人);「不喜歡也不討厭」(31人)目前暫不討論。 

圖3顯示,在「有興趣」部分,提高其參與方式為(2)可了解新產品趨勢(79%)與(7)感覺新鮮與有趣(68%);「無興趣」部分,則為(2)可了解新產品趨勢(36%)、(4)可獲得贈品或禮券(36%)、(5)可免費品嚐食品(27%)與(7)感覺新鮮與有趣(27%)。其中,將「有興趣」與「無興趣」更進一步比較,顯示在(4)可獲得贈品或禮券部分,「無興趣」比「有興趣」更能提高其參與消費型品評員之意願;而在(6)可參與社團交朋友部分,則是「有興趣」比「無興趣」更能提高其參與消費型品評員之意願。


 

圖3提高參與消費型品評員意願比較


  圖4顯示,在「有興趣」部分,降低其參與方式為(1)時間無法配合(86%)與(2)地點不容易到達(77%);「沒興趣」部分亦為(1)時間無法配合(82%)與(2)地點不容易到達(45%)。其中,將「有興趣」與「無興趣」更進一步比較,顯示在(2)地點不容易到達部分,「有興趣」比「無興趣」更易因其降低參與消費型品評員之意願;在(3)贈品不具吸引力部分,「有興趣」比「無興趣」亦同;而在(4)怕吃到不好吃的食品部分,則是「無興趣」比「有興趣」易因其降低參與意願。

 

 

圖4降低參與消費型品評員意願比較

3. 訓練型品評員參與意願:

  將「參與訓練型品評員興趣程度」-非常有興趣(17人)、有興趣(40人)、不喜歡也不討厭(50人)、沒興趣(11人)與非常沒興趣(5人)分成二群:「有興趣」(57人)與「沒興趣」(16人);「不喜歡也不討厭」(50人)目前暫不討論。

圖5顯示,在「有興趣」部分,提高其參與方式為(1)可獲得訓練證明(82%)與(2)可增加額外知識與技能(96%);「沒興趣」部分,則為(1)可獲得訓練證明(56%)與(2) 可增加額外知識與技能(63%)。其中,將「有興趣」與「無興趣」更進一步比較,顯示在(3)可影響產品發展有影響力、(5)可免費品嚐食品與(6)可參與社團交朋友與(7)感覺很新鮮與有趣等,均為「有興趣」比「無興趣」更能提高其參與訓練型品評員之意願。

 

 



圖5提高參與訓練型品評員意願比較

   

圖6顯示,在「有興趣」部分,降低其參與方式為(1)時間無法配合(84%)與(2)地點不容易到達(75%);「沒興趣」部分,降低其參與方式為(1)時間無法配合(88%)與(4)地點不容易到達(69%)。其中,將「有興趣」與「無興趣」更進一步比較,顯示在(6)無法全程參與及(3)贈品不具吸引力等部分,「有興趣」比「無興趣」易因而降低其參與訓練型品評員之意願;而在(5)沒有同伴部分,「無興趣」比「有興趣」易因其降低參與訓練型品評員之意願。

 

 

 


圖6降低參與訓練型品評員意願比較

四、討論

1. 以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參與品評員意願與各產品使用頻率及人口統計變數間之相關性偏低,由此可知,品評員之招募是不具限制,故可招募較多元之品評員。

2. 將品評員參與意願的正、反面因素主要分為二群分析其差異;由消費型品評員參與意願部分,得知參與意願低者其正面影響因素為(2)可了解新產品趨勢、(4)可獲得贈品或禮券、(5)可免費品嚐食品與(7)感覺新鮮與有趣,規劃招募活動時,可以上述項目提高參與率;負面影響因素為 (1)時間無法配合、(2)地點不容易到達。訓練型品評員參與意願部分,針對參與意願低者其正面影響因素為(1) 可獲得訓練證明與(2)可增加額外知識與技能,可以上述項目提高參與率;負面影響因素為(1) 時間無法配合與(2)地點不容易到達。

五、結論

1. 研究結果顯示,參與品評員意願與各產品使用頻率及人口統計變數間相關係數皆小於0.2,整體而言並無顯著相關性。

2. 由參與意願之正、反面影響因素得知,欲提高品評員之參與意願,可針對會降低品評員意願之項目來重新規劃調整品評員招募模式,不但可提高參與意願,亦可建立更穩定與更多元的品評員資料庫。

回到 專業論文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