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規劃的鑽石法則:讓企業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你的策略規劃有真的到位嗎?
無論是企業年度的策略規劃還是短中長期的策略規劃,你需要清楚知道:策略不在廣在精;要從未來看今日;策略規劃是有步驟的;策略規劃有不同的思維高度;策略規劃必須要有團隊共識;有策略鑽石工具可以用。
值此年度交接之際,民生產業的企業正針對新的2025年展開策略規畫。任何企業想於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需要宏觀且前瞻的策略作為前導,也因此策略規畫深受重視,卓越企業常用的管理工具,策略規畫往往排名第一。
如今烏卡(VUCA)混沌不明的市場環境,加深策略規劃與執行的風險。企業如果只是依舊主觀地假設今日的顧客需求、競爭者行為、技術標準,當成明日策略規畫的最佳指標,很容易降低競爭優勢與無效率,今日的成功轉眼間會成為明日的失敗。
如何確保年度目標策略規劃成功?
為確保策略規劃與執行的成功,領導者應建立這是在處理「未來層次」的思維邏輯,先設定希望達到的願景,再思考自身的條件,以及觀察未來環境的變遷。如此規劃策略時,便能涵蓋未來發展的重要議題、長期目標及實踐長期目標的整合計畫。
以永續轉型導入為例,當只看目前當地政府碳盤查的要求,可能直接衝擊企業的合規性時,就不會去構思如何從差異性變成優異性,這樣的風險,就是明日競爭力就會淪為與同樣符合政府規範的同業相同的紅海當中,就好像先前的食品安全事件發生時,如果都只忙著達成政府的食安規範要求,那就會變成大家都有的基本條件而已。
策略規畫應從整體觀點,一以貫之的邏輯思維,完成系統化的規畫,並在執行的過程中,不斷將目標轉化為具體的行動,在每個細節上建立衡量的標準,以便進行成果管理。
企業進行策略規畫,我們建議可依循五大步驟展開。
- 1.釐清願景目標;
- 2.分析外在環境;
- 3.分析企業SWOT;
- 4.找出最佳路徑(策略);
- 5.設定行動方案及KPI。
至於如何成功地執行所制訂的策略?
如何讓組織有限的資源及能量聚焦在選擇好的策略上?關鍵就在主導者須設定清楚的標的,讓組織避免無節制應用資源帶來浪費與風險,甚至走錯路。
以我們輔導過的W保健生技公司為例,總經理清楚地列出標的是要建立公司的第三隻腳(已有過去累積的兩個主軸),但是第三個主軸該如何找出來呢?因此我們協助團隊依照前述步驟分析外在環境、分析公司本身的SWOT、找出不同路徑並進行評估,最後選定第三個主軸後,再開始列出逐年KPI,完成三年內的短期策略規劃。
策略規畫是不斷建構與修正的過程,沒有任何的萬靈丹,可以找出策略規畫時所有的陷阱,僅能如拆解繩結一般,務實地執行。領導者對外不能忽略對環境變遷的關注;對內必須整合資源,加以消除無謂的浪費、創造無限的價值;隨時檢視營運模式、校正策略,讓核心能力聚焦。唯有如此,才能讓策略規畫保持軌道上,不至淪為牆上的夢想。
應該具備的思維邏輯
企業在策略規劃時,一般來說有兩類的思考邏輯。
一種是透過形勢分析後,衡量內外在狀況來進行組織目標的設定,並研擬相關策略,實務界常用的SWOT分析就是此類作法常用的工具。
另一類是先設定遠大的目標,再進行差距分析及資源盤點,以做方向的聚焦,這是以策略企圖心來驅動,希望能夠勉為其難的努力來創造更佳的業績。
第一種方式的好處是經由衡外情、量己力的程序,讓企業避免不自量力地設定一個不切實際,連老闆自己都不相信會達成的目標。不過也可能會因錯估形勢或低估自己的潛力而失去了積極進取的機會。 第二種是先設定目標再分析形勢,其優劣剛好相反。如何抉擇,但看組織領導人的價值判斷及決策。
以下三個思維,可協助企業優化動態策略規劃。
企業必須以創新思維擺脫傳統框架,確實檢視敵我之間的差異,並且在商業生態系統中找出本身的定位,同時發展出能夠發揮本身強項的實戰策略,才能避免策略規劃淪為紙上談兵與閉門造車。
企業資源有限,而資源分配事關企業競爭力與競爭地位的維護與提升。因此,必須以整合思維來思考資源配置的優先順序,甚至必須主動、積極預測資源的需求與來源,以提升資源整合的靈活性與商業生態系統的平衡。
策略若與企業實況有所落差,即必須立即著手策略調整或改變,此時必須以動態思維應對。因時、因地以制宜,才能順應市場趨勢與潮流。在產業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建立動態的策略規劃思維,將有助於管理者更精準掌握突破僵局的契機。
常言道,不同的思維高度有不同的結果,不同的思維模式有不同的應用情境,策略主導者要清楚知道要什麼,就像上述的W公司一樣,他可以不知道第三隻腳是什麼,但必須明確的知道要找第三隻腳。
策略要成功,共識不可少
在規劃年度策略時,許多企業會在此時舉辦策略共識營或類似活動,訂定明年策略。顧名思義,共識營的存在,是為了求取策略共識,因此不少企業會將之設計得頗具儀式性,希望透過活動「儀式化」的氛圍促進目標達成。久而久之,對共識營的儀式性重視,可能遠大過於策略的有效性。
但這就是重點擺錯了。共識營不只是要對策略有共識,更要確保所產出策略的正確性及有效性;共識營過程只是策略形成的一個節點,甚至不是起點與終點。策略是否正確、有效或創新,取決於策略訂定過程的嚴謹與細緻程度。
因此前述的5大步驟過程中,成員們必須要能提供充足的「元素」,讓創新思維在策略訂定過程中開花結果。這些「元素」包括充足的參考資料(要有數據佐證)、適切的分析工具、開放性的想像力、有效的溝通手段等。
在「分析當下情境與經營問題」階段,充足的參考資料是必要條件,可能包括市場趨勢變化、競爭者變化、供應鏈變化、產業技術變化、消費者(客戶)需求變化,而且都應該數據化,沒有數據的資訊,無法客觀。
在訂定策略的階段時,很多人都誤以為只是方向的訂定,其實是針對未來策略達成情境的具體化描述。因此,對未來策略達成情境的想像力會是關鍵。此階段建議可以使用「情境模擬」的方法,想像未來情境的策略規劃重點。
設定行動方案及KPI階段時,必須很大權重的溝通協調,讓責任與資源分配取得共識,為了確保溝通的有效性,最好讓所有參與者能在共同的框架下進行對話,為避免部門本位主義在此階段產生負面影響,參與討論的各方要具備「從其他與會者立場思考」的能力。而行動方案的可行性,也是本階段重點。企業常只記得往上堆疊新做法、新任務,卻忘了在既有的事物減省、空出人力與資源。此處推薦可參照張總經理的「加減乘除」策略思考原則,精確計算新策略執行需要哪些資源、人力與技能,方能讓策略行動方案具備高可行性。
共識營別忘了要能讓[理性策略]乘以[感性交流],因為感性通常更能形成共識,可以設計不同於往常會議式討論的溝通方式,讓與會者可以在情緒相對放鬆的情況下,用較感性的方式交流,如適當地加入遊戲元素或度假氛圍,會讓共識促成過程更有趣。然而策略畢竟是理性作為,共識營不管再輕鬆有趣,最後都要進行策略執行重點的確認,明確各項工作計畫與負責人,同時設定追蹤KPI機制確保策略能有效落實。
利用策略鑽石Strategy Diamond解鎖真實策略的力量。
國際策略專家介紹,如果你處在一個淹沒在流行語和模糊的策略中的世界裡的話,你可以採用具有凝聚力、可操作方法的真正策略工具-The Strategy Diamond。
戰略/策略並不是一個籠統的術語,戰略不是一份計劃清單,而是一個集成的總體概念,可引導您的企業實現其目標。策略鑽石可以協助你消除過程中的噪音或雜質。
鑽石將策略分為五個基本要素:
- 1.競技場:我們將在哪裡競爭?定義您的競爭環境。
- 2.載體:我們將如何到達那裡?選擇您的市場路徑。
- 3.差異化因素:我們將如何獲勝?在競爭群中脫穎而出。
- 4.規劃:我們的速度和移動順序是什麼?規劃您的推出。
- 5.經濟推理:我們將如何賺錢?確定財務狀況。
這些元素必須同時複選,它們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可操作的策略。當協調一致時,它們會將分散的行動集轉化為強大的策略。如果您厭倦了其他花俏的技巧並準備好採用真正有效的策略,那麼是時候擁抱策略鑽石了。因為策略不是要做得更多,而是要正確地做正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