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员招募之影响因素>-赖孟利、黄怡菁、姚念周

一、目的

  一般品评测试依目的选用消费型评价员、经验型与训练型评价员;为完成不同目的的测试,所需评价员参与的时间不同,必须以不同的诱因来驱使评价员参与,这是执行感官品评测试最关键的步骤。本研究旨于分析消费型评价员与训练型评价员参与动机。

二、方法

  
图2 研究架构

  枢纽针对全省社区大学及滚雪球方式进行网路问卷调查,共收回123份问卷;针对参与消费者型品评团的正面因素:(1) 不需要参与训练、(2) 可了解新产品趋势、(3) 可影响产品的发展有影响力、(4) 可获得赠品或礼券、(5) 可免费品嚐食品 、(6) 可参与社团交朋友、(7) 感觉很新鲜与有趣、(8) 当作休閒娱乐或打发时间与(9) 可获得品评履历与负面因素:(1) 时间无法配合、(2) 地点不容易到达、(3) 赠品不具吸引力、(4) 怕吃到不好吃的食品与(5) 没有同伴;参与训练型品评团的正面因素:(1) 可获得训练证明、(2) 可增加额外知识与技能、(3) 可影响产品发展有影响力、(4) 可获得赠品或礼券、(5) 可免费品嚐食品、(6) 可参与社团交朋友、(7) 感觉很新鲜与有趣与(8) 当作休閒娱乐或打发时间与负面因素:(1) 时间无法配合、(2) 地点不容易到达、(3) 赠品不具吸引力、(4) 怕吃到不好吃的食品、(5) 没有同伴与(6) 无法全程参与,请填答者在可複选的模式下进行填答。

  针对回收的问卷,以相关性分析为主要方法,确认各产品使用频率(茶饮料、运动饮料、咖啡饮料、奶类饮料、果汁饮料、碳酸饮料、冲泡饮品、汤品、中式点心、西式点心、调理荤食与调理素食)及人口统计变数(性别、年龄、居住地、最高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等资讯对参与评价员之三种兴趣程度(参与品评活动、参与消费型评价员与参与训练型评价员)是否具相关性。进阶探讨参与不同型态评价员之兴趣程度,在「有兴趣」与「无兴趣」间之差异。

三、结果

  回收123份问卷统计结果,性别分佈情形:男性共40人与女性共83人;家庭月收入情形:39,999元以下共56人、40,000~79,999元共43人与80,000~100,000元以上共24人;最高教育程度分佈情形:高中(职)共8人、大学(专)共73人与研究所及以上共42人;居住地分布情形:北部共85人、中部共16人与南部共22人;年龄分佈情形:20~29岁共93人、30~39岁共24人与40岁以上共6人。

(一) 相关性分析

  以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有兴趣参与品评活动」、「参与消费型评价员之兴趣程度」与「参与训练型评价员之兴趣程度」对人口统计变数与各产品使用频率皆不具相关性,相关係数均小于0.2。

(二) 差异分析

1. 是否有兴趣参与品评活动部分:非常有兴趣(15.4%)、有兴趣(42.3%)、不喜欢也不讨厌(34.1%)、没兴趣(4.1%)与非常没兴趣(4.1%),由此可知,填答人对参与品评活动是有意愿的。 

2. 消费型评价员参与意愿:将「参与消费型评价员兴趣程度」-非常有兴趣(20人)、有兴趣(61人)、不喜欢也不讨厌(31人)、没兴趣(7人)、非常没兴趣(4人)分成二群:「有兴趣」(81人)与「无兴趣」(11人);「不喜欢也不讨厌」(31人)目前暂不讨论。 

图3显示,在「有兴趣」部分,提高其参与方式为(2)可了解新产品趋势(79%)与(7)感觉新鲜与有趣(68%);「无兴趣」部分,则为(2)可了解新产品趋势(36%)、(4)可获得赠品或礼券(36%)、(5)可免费品嚐食品(27%)与(7)感觉新鲜与有趣(27%)。其中,将「有兴趣」与「无兴趣」更进一步比较,显示在(4)可获得赠品或礼券部分,「无兴趣」比「有兴趣」更能提高其参与消费型评价员之意愿;而在(6)可参与社团交朋友部分,则是「有兴趣」比「无兴趣」更能提高其参与消费型评价员之意愿。


 

图3提高参与消费型评价员意愿比较


  图4显示,在「有兴趣」部分,降低其参与方式为(1)时间无法配合(86%)与(2)地点不容易到达(77%);「没兴趣」部分亦为(1)时间无法配合(82%)与(2)地点不容易到达(45%)。其中,将「有兴趣」与「无兴趣」更进一步比较,显示在(2)地点不容易到达部分,「有兴趣」比「无兴趣」更易因其降低参与消费型评价员之意愿;在(3)赠品不具吸引力部分,「有兴趣」比「无兴趣」亦同;而在(4)怕吃到不好吃的食品部分,则是「无兴趣」比「有兴趣」易因其降低参与意愿。

 

 

图4降低参与消费型评价员意愿比较

3. 训练型评价员参与意愿:

  将「参与训练型评价员兴趣程度」-非常有兴趣(17人)、有兴趣(40人)、不喜欢也不讨厌(50人)、没兴趣(11人)与非常没兴趣(5人)分成二群:「有兴趣」(57人)与「没兴趣」(16人);「不喜欢也不讨厌」(50人)目前暂不讨论。

图5显示,在「有兴趣」部分,提高其参与方式为(1)可获得训练证明(82%)与(2)可增加额外知识与技能(96%);「没兴趣」部分,则为(1)可获得训练证明(56%)与(2) 可增加额外知识与技能(63%)。其中,将「有兴趣」与「无兴趣」更进一步比较,显示在(3)可影响产品发展有影响力、(5)可免费品嚐食品与(6)可参与社团交朋友与(7)感觉很新鲜与有趣等,均为「有兴趣」比「无兴趣」更能提高其参与训练型评价员之意愿。

 

 



图5提高参与训练型评价员意愿比较

   

图6显示,在「有兴趣」部分,降低其参与方式为(1)时间无法配合(84%)与(2)地点不容易到达(75%);「没兴趣」部分,降低其参与方式为(1)时间无法配合(88%)与(4)地点不容易到达(69%)。其中,将「有兴趣」与「无兴趣」更进一步比较,显示在(6)无法全程参与及(3)赠品不具吸引力等部分,「有兴趣」比「无兴趣」易因而降低其参与训练型评价员之意愿;而在(5)没有同伴部分,「无兴趣」比「有兴趣」易因其降低参与训练型评价员之意愿。

 

 

 


图6降低参与训练型评价员意愿比较

四、讨论

1. 以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参与评价员意愿与各产品使用频率及人口统计变数间之相关性偏低,由此可知,评价员之招募是不具限制,故可招募较多元之评价员。

2. 将评价员参与意愿的正、反面因素主要分为二群分析其差异;由消费型评价员参与意愿部分,得知参与意愿低者其正面影响因素为(2)可了解新产品趋势、(4)可获得赠品或礼券、(5)可免费品嚐食品与(7)感觉新鲜与有趣,规划招募活动时,可以上述项目提高参与率;负面影响因素为 (1)时间无法配合、(2)地点不容易到达。训练型评价员参与意愿部分,针对参与意愿低者其正面影响因素为(1) 可获得训练证明与(2)可增加额外知识与技能,可以上述项目提高参与率;负面影响因素为(1) 时间无法配合与(2)地点不容易到达。

五、结论

1. 研究结果显示,参与评价员意愿与各产品使用频率及人口统计变数间相关係数皆小于0.2,整体而言并无显着相关性。

2. 由参与意愿之正、反面影响因素得知,欲提高评价员之参与意愿,可针对会降低评价员意愿之项目来重新规划调整评价员招募模式,不但可提高参与意愿,亦可建立更稳定与更多元的评价员资料库。

回到 专业论文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