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进行水果的育种培养时,一味地朝向增加甜度、多汁性,是否一定能提高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接受性或是喜好性呢?还是有其它消费者所重视的感官特性?
本研究为接受西澳农业部之委託,调查台湾地区消费者在消费市面上李子时所重视的感官特性与消费行为,并针对澳洲当地商业品种及新培育出的李子品种进行关键感官特性的适合度测试。
材料与方法
调查中以新竹地区消费者为主,依欲进行设定的族群目标比例取样。第一阶段以30位消费者分为3梯次进行目标小组讨论(FGD);第二阶段以104位消费者採用集中定点测试(CLT)进行消费者适合度测试及消费行为调查。问卷范例如附表。
针对小组讨论之结果进行频率分析;针对集中定点测试之结果进行变方分析与最小平方差异分析。以上统计软体,利用Microsoft公司之Excel中之函数运算。分析结果如下列图表显示。
结果与讨论
1. 在目标小组讨论中发现,台湾消费者对李子所使用的描述语分类整合如表一,其中重视的描述语有:酸、甜、多汁、嚼感、甜酸、软硬、水果香、不涩、完整性、平滑、脆、皮肉分离、饱满、不畸形、亮丽、成熟度等16项。经使用频率统计及合併同义词后筛选出甜度、酸度、果香、软硬度、多汁性、外观成熟感等特性进行其适合度测试,并针对风味及质地两集合名词的喜好性进行测试。
2. 以消费的频率而言,近九成为至少每个月消费一次,其中有68%的人们每个月买1~2次,其次有17%的人们每周买1~2次,5%是每周3~4次。
3. 以过去常消费的品种而言,最高的是加洲李其次是红肉李、黄肉李(複选,以计次排序)。
4. 在冬季若有李子供应则仅有7.7%的不会购买。男生中会买与不会买的比例为18:1;而女生中会买与不会买的比例为10:1。过去常消费的品种为红肉李、黄肉李及加州李的有l.5~2.9%不会在冬天买李子,但是消费其它品种李子者则有将近50%不会在冬天买李子。
5. 消费者选择李子的原因以风味的比例最高(34%),其次为质地、外观、便宜(与家人喜欢相当)最后为其它。其它包含方便、营养及新奇,其人次比例低于5%。
6. 在消费者感官品评分析中发现,品种与品种之间对成官特性不管是适合度或是喜好性皆有显着效应(p<0.01),详阅表一。
7. 三种李子风味喜好性皆有显着差异,消费者最喜欢C品种,B品种次之,对A品种喜欢的程度最低。
8. 在甜度适合度方面,以C品种最接近3(大于3),而消费者认为A、B不够甜;以酸度而言,显示消费者皆认为A、B过酸而C不够酸,但仍以C品种最接近3;以水果味而言,三个品种皆低于3(刚刚好),以A最低,C最接近3,且彼此之间有显着差异。A品种对消费者而言,偏向不够甜、太酸及水果味不够,参照其喜好性平均值接近"无所谓喜欢或不喜欢"。B品种对消费者而言,偏向不够甜、太酸及水果味不够,但程度上显着地低于A品种。C品种对于消费者而言,偏向稍为过甜、不太够酸及水果味不太够,因此喜好性最高。以硬度适合度来看,A与B品种皆超过刚刚好的硬度,且彼此无显着差异,而C品种偏向不够硬,且与A、B有显着差异。但C品种的硬度适合度的平均值较A与B接近3。以多汁性而言,A与B品种偏向不够多汁,且彼此无显着差异,而C品种偏向多汁,且与A、B有显着差异,并且较接近3。在质地的部份来看,A、B偏向较硬而少汁,C偏向软而多汁,喜好的程度也显着地较高。以外观成熟度而言,三者间皆有显着差异,A偏向成熟且最接近3,B偏向成熟且高于A,但C偏向不够成熟。显示,风味、质地较受欢迎的C品种,尚需调整外观的适合度。
结论
1. 在消费行为方面,消费者过去对台湾市面上李子的消费习惯,并未对不同品种的澳洲李子的接受程度产生明显的影响。
2. 在感官特性的分析中,A、B及C三种受试品种里,虽然C在风味与质地喜好性显着高于A与B两种,但其在硬度与外观之成熟感的适合度上,是呈现显着低于A与B两组,尤其是外观上。而硬度与外观成熟感却又是消费者所重视的感官描述语,此结果提供委託者对育种及行销方面调整方向的讯息。
回到 专业论文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