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G 客戶服務專區 service@e-sinew.com
姚念周
首席顧問

亞洲機會來了(全)

2009/02/02
回專家觀點列表

樞紐科技顧問(股)公司 首席顧問 姚念周 食品資訊第230期p28~37  不少財經專家認為美國經濟已陷入衰退,如果美國經濟狀況惡化,將拖累全球經濟,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也難倖免,結局就是全球性經濟衰退,所謂全球性衰退,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經濟學家的定義,是指全球經濟成長率不高於3%。  長久以來,美國是全球的經濟龍頭,新興國家或地區,包括兩岸四地在內,當然是龍尾,跟隨龍頭擺動,尤其目前金融海嘯造成全球景氣低盪,亞洲多數經濟體易因而紛紛重感冒,但往後形勢可能有所改變,龍尾想變龍頭,短期內並無可能,因為龍頭的體積仍在,只是已開始有體弱的困擾,但龍尾的日漸壯大,是毫無疑問的。  聯合報最新民調(2009/01/21)顯示,雖有三成五台灣民眾認為美國對於全球政經局勢影響力持續不墜或增強,但也有四成三認為美國是衰落的強權,對於全球政經局勢影響力已大不如前;四成二預期中國將崛起,取代美國現有地位。接下來的重點是美國經濟重創至今對亞洲經濟產生重大的連鎖效應還會持續多久?而其他經濟體是否可以不受美國影響的「脫勾」現象出現?都恐無定案,許多專家預言經濟必須要到2010年才有可能翻轉,然而在這全球經濟洗牌中的重要活動中,即使這個景氣低迷的時間點卻正是佈局與規劃的最好時機,因為全球的經濟牌局丕變,接下來的全球經濟增長中亞洲的增長仍然強勁,而最強勁的會是華人地區,在洗牌活動中占盡上風。因此筆者建議好好評估並善用亞洲機會。  現任新加坡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的著名學者馬凱碩,在其[亞半球大國崛起──亞洲強權再起的衝擊與挑戰(The New Asian Hemisphere)]一書中點破,亞洲崛起是不可逆轉的世界大勢,亞半球大國重返世界舞台,全球秩序將因此更和平、更穩定。據世界銀行估計目前地球六十億人口中,有一半將居住在城市,而目前全球十九個千萬人口的超級城市中,就有十一個在亞半球,顯示這是一個亞半球城市的世紀。    亞洲過往的經典城市,是以效率、規劃和金融活動設計出來的商業城市,例如東京、香港、新加坡和上海,他們代表了亞洲足以和西方世界媲美的妥善規劃、積極執行和有效領導。然而,全球化已產生了新動能,城市的命脈,不再只是效率和商業,而是創意與文化。在城市創意風潮下,有一群亞洲城市快速竄起,長出自己獨特的風貌。    例如韓國的驕傲首爾,一手刮起韓流風潮,將南韓拱上全球科技與文化頂峰;五十四萬人口的澳門,只有台北市三分之一大,反而擊敗了規模超過它十倍的巨人拉斯維加斯,成為全球賭都;曼谷居民的平均所得,不到西方大城的三分之一,卻像個磁鐵那樣,不斷磁吸西方人才,來了就不想離開;台中不是首都,還能夠用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策略,走自己的路;台北儘管不是亞洲最繁榮的大都會,卻有深刻的生活、文化與民主素養,制定了華人世界的論述標準;面積最大的皇城北京,在奧運的加持下全面翻新,端出了亞洲首都的氣勢。這些城市用嶄新的思維、創意與活力,渡過危機,站上亞半球時代的浪潮,這六個亞半球創意城市,總人口將近四千萬,吸納了國際流動的資金與人才,每年還吸引超過七千萬人次的觀光與商務旅客,形成一股新的「亞」勢力。  而遠東經濟評論(FEER)則報導,一項針對60多個全球經濟中心的調查顯示,愈來愈多亞洲都市已發展成全球中心,包括上海、孟買、德里等新興大都市,都在全球商務扮演日益吃重的角色,該調查根據法律與政治架構、經濟穩定性、適於經商、金融流動、企業中心、知識創造與資訊流動等因素,為全球大都市排名,就整體評比來說,前10名的世界都市中,亞洲占了四個,分別為排名第三的東京、第五的香港、第六的新加坡,和第九的首爾,另外還有新興亞洲都市如上海、孟買、德里甚至全新的杜拜等也表現優異。FEER的評論指出,這項調查證明愈來愈多亞洲都市發展成全球中心。「經濟學人資訊社」公布的2008年到2012年全球商業環境調查報告,則出現亞洲城市新加坡為第3名,香港排名第7,台灣則排名第18,是進入全球前20名僅有的三個亞洲國家。另一方面,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ILO)發表報告說,美國是全球勞工生產力最高的經濟體,但東亞則是成長最快的地區,在過去十年生產力倍增,ILO在報告中說,亞洲的生產力提升,對世界經濟是助力而非威脅,因為生產力提升帶來經濟繁榮,也刺激對世界其他地區製造的產品需求,形成「良性循環」。英國「經濟學人」經濟情報單位(EIU)就全球貿易進行的研究報告也顯示,全球未來貿易成長將更依賴亞洲的收入成長,報告說,當經濟收入增加時,亞洲和西方國家雙邊貿易的成長幅度,要比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國家的成長幅度來得高。但油價變動對亞洲影響也最大,特別是東南亞。  在[亞洲未來衝擊—未來30年亞洲新商機]的作者也觀察到,由於亞洲東半的開發中國家,從泰國開始,緊跟著馬來西亞、廣東地區乃至越南、印度自1986年起,紛紛模仿台灣發展模式,積極運用其勞工低廉且數量極大的利基發展加工出口,而使其長時期停滯的經濟被喚醒,幡然展現出新的面貌,活化了東亞,進而衝擊整個世界,20年來,東亞開始動見觀瞻,其中各國的一舉一動都成為全球重大事件,或更明確地說,這個新世界的脈動,已經由他們接替先進國家,成為主導者,然而大多數人,不論先進國家還是落後國家的成員,尚不能真切認知這個新的事實,不能完全體認東亞已經扮演,而且可能在21世紀都不致衰退的新角色,而且該書還預測常受忽視乃至鄙棄的緬甸是經濟發展潛力的一塊璞玉。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國際勞工組織發布「二零零八年全球女性就業趨勢」報告指出,與全球比較,東亞地區女性就業率為65.2%,居全球最高,男性為78.4%,值得注意的是,東亞年輕女性就業率一般高於年輕男性,此一區域男性與女性的失業率也比較低,兩性在就業領域及職位方面的差距也比其他地區小,更多女性選擇接受更好及更高的教育,不過,東亞地區的平均工時高於其他地區,有一些國家平均每週超過五十小時。其中國際勞工組織所指的東亞地區,包括中國、香港、澳門、台灣、南韓、朝鮮、蒙古等。這個現象顯示的商機與競爭力,值得我們觀察與注意。  國際組織的研究報告指出,2005~2030年中國與印度平均年經濟成長率將分別為7.5%、7.8%,可見中國與印度將是亞太區域長期成長的火車頭,在經濟發展上中國和印度有其相似性,二者均擁有大量價廉之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但中國以製造見長,已成為全球之製造工廠;印度則是以科技軟體的專業,成為世界服務外包產業的巨人,近年來中國和印度的發展,已經漸漸成為了亞太區域經濟成長的領頭羊,兩個國家的共同的特點是具有大量的人口與巨大的內需市場,中國市場的購買力數值幾乎達到日本的兩倍,未來印度內需市場亦將跟隨中國的腳步,可預見未來中印長期經濟成長將成為帶動亞太區域成長的動力引擎,兩國經濟崛起後,隨著人民平均所得提高,將帶動內需消費市場興起,兩者皆人口眾多,將由生產製造角色逐漸蛻變成主力消費市場。  不過近年來亞太地區的區域經貿合作,最重要的發展則莫過於正如火如荼進行的東協自由貿易區,東協為加速推動東協自由貿易區,有其策略性與階段性,甚至出現東協將為中印經濟成長夥伴的說法,各國因此紛紛與東協進行各種經濟合作或協商,東協國家將挾豐沛生產資源、原物料與商品「零關稅」自由流通優勢,成為未來亞太區域之生產基地,也會形成不可忽略的消費市場。因此,若將亞洲本身的市場做一個區格定位,最主要就是大陸、印度及東協這三大市場了。  美國經濟傷風影響亞洲甚鉅,但實際上亞洲各國抵抗力是有別的,因亞洲各國經濟依賴美國出口市場的程度不一,各別國內市場需求的強弱也有別,所受的影響自然各不相同,在對美國需求依賴的程度方面,據Brown Brothers Harriman公司評估,香港依賴最深,比重高達25%,其次是新加坡的21%,馬來西亞占20%,泰國占10%,台灣占9%,中國大陸8%,其他依序為菲律賓(6%)、南韓(5%)、印尼(4%)、巴基斯坦(3%)與印度(2%),但中國大陸與馬來西亞則因內需經濟動能很高,可以吸收外銷下跌的衝擊,被影響程度降低。    當然亞洲地區其實還有人口太密、社會老化、兩性平衡、水資源不足、糧食不足等等的隱憂,端看各國政府如何根據這些問題提出的解決對策,不過整體而言,亞洲共通面臨的最大問題,並非美國的金融與信用危機,而是應該擔心各國自身米價及物價爆漲,因為物價所引發的通貨膨脹,殺傷力可能遠超過美歐的信用風暴,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阿里說:「糧食只是冰山一角,亞洲各國都出現過熱的跡象。」,亞洲通貨膨脹激升背後另有兩大力量,一是低利率造成的資產價格暴漲,二是工資快速上升,這些因素湊在一起,就變成可怕的景象,高成長與低通膨的好日子已經結束了,各國政府現在必須勒緊褲帶,將來才可能再度起飛,物價上漲也形成了「成長路障」,從水泥到鋼筋都拚命漲價,使亞洲國家推動基礎建設時問題大增,也使基礎建設變成了助長通膨的因素。  糧食和其他商品不同,其它商品貴了,可以改買替代性產品,但食品貴了,卻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替代,這就是通膨在政治上和社會上具有極度爆炸性影響的原因,因此專家甚至說出[亞洲通膨危機比次貸風暴更可怕]的說法,食品價格上漲不是循環性現象,而是長期趨勢,當然,這也是我們食品業可以佈局著力的地方。不可否認的是這個亞洲面臨的問題,絕對是新的世界脈動不能忽視的,因為亞洲問題沒處理好,會影響全世界。  由於亞洲消費勢力的崛起,再加上亞洲許多經濟體已通過一系列的自由貿易協定或雙邊貿易協定,加速例行性的消費者得以接觸各種進口產品,而全球產品都在爭取享用這個果實,顯示成長的亞洲市場正在進行規模轉換及從傳統通路演進到現代通路的變革,雖然價格仍然在亞洲市場佔據重要角色,但不可忽略風味、品質、安全與包裝已成為吸引亞洲消費者的重要因素。  近年來東亞經濟成長,魚幫水、水幫魚之下,經濟板塊快速整合,目前亞太區域內各種FTA/RTA的運作,已簽訂的協定已經超過15個,尚在洽簽中還有15個,而以東協為主體的就占了大半,東協與大陸、日及韓洽簽的的FTA,包括「東協加一」、「東協加三」、以及「東協十加三加三」等,也就是在東協加中、日、韓外,再增加印度、澳洲及紐西蘭,甚至有人提出東協歐盟化來力拚中國與印度,另一方面,中國、日本和南韓領袖也宣示推動「東亞共同體」。  另外還有歐盟與東盟成立的亞歐會議組織,起始會員共有東盟10國與歐盟16國,目前成員總數已增至45個,光是歐盟與參加這項會議的亞洲國家間的貿易,在過去七年間已成長約60%。不過這些經貿組織,台灣都不得其門而入,因此我們若希望能搭上亞洲機會的熱帶氣旋,必須要有突圍之道。  再從未來人口預測來看,亞洲面臨人口暴漲的情況,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公布「2008世界人口狀況」報告指出目前中國2008年人口估計為13億3630萬人,印度為11億8620萬人,但由於印度2008年總生育率是2.78%,中國是1.73%,預估到2050年時印度人口將達16億5800萬人,超過中國同年的14億800萬人,將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在亞洲其它國家方面,阿富汗2050年時將增為7900萬人,增加將近三倍;巴基斯坦人口增加一倍到2億9200萬人;孟加拉人口也將增加一倍到2億5400萬人。亞洲人口成長將會是世界各區塊中最快速的,會造成問題,但也反應出消費市場也會加大,這部份我們留待後段再討論。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亞洲的變化,知道日本的最新成長的產業是什麼嗎?答案居然是觀光產業,而其金雞母竟然是亞洲觀光客。東京的高級商店裡,中國店員愈來愈多;北海道的知床國家公園,台灣觀光團絡繹不絕;偏遠的溫泉旅館,南韓人摩肩接踵。亞洲觀光客對久無進展的日本觀光是一道活水,也是亞洲經濟風水輪流轉的一大徵象。  日本經濟停滯了12年,出現觀光潮倒流(以前是日人四處觀光),亞洲人到日本不純是觀光,日本將近百年來一直跑在亞洲前面,不只高科技技和時裝領先,通俗文化也影響整個亞洲,亞洲觀光客覺得,他們在文化上和日本很接近,但日本還是領先,現在他們要親身來體驗一下,是什麼使日本這麼行。另外,「日本經濟新聞」發表的調查分析指出,目前日本主要製造業的營業利潤有23%來自以亞洲地區為主的新興國家,不到四年,比例倍增,反觀來自歐美國家的利潤則降至約19%,形成逆轉的形勢,顯示新興國家的經營對日本企業日趨重要,報導指出,開拓美國市場是日本企業海外戰略的骨幹,但由於建構全球化生產販賣體制,日本企業積極投資新興國家而造成來自後者的利潤大幅成長,面對歐美景氣衰退的日益明顯,日本企業為危機管理分散風險,在新興國家的經營勢將更加重要。  對台灣來說也是一樣,以地區來看,亞洲地區已躍居台灣外銷接單市場之首,超越美國。不過,就筆者服務單位接獲美國FDA註冊服務的數量來看,美國市場比重仍佔相當份量。    雖然各項經濟與政治因素使然,目前全球經濟似乎進入「新民族主義」時代,貿易障礙再度興起,貿易談判遭到擱置,各國紛紛對外國投資設限,由於經濟全球化步調太快,引發各國國民反彈,促使政府重新思考,這些變化雖然不表示保護主義時代全面展開,卻代表政府的角色日益重要,此表現在歐美國家出現的各種法規限制,最近常有業界朋友問到美國FDA的規範是否變嚴格了,好像以前沒有要求的,現在紛紛出現。不過,我們認為這些技術性的限制,並不代表全球經濟或貿易會回頭到保護主義時代,畢竟現今沒有一個單一國家可以百分之百自給自足,只是我們要突破這些技術性的限制而已。  目前亞洲主要經濟體包括中國、香港、印度、印尼、南韓、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台灣、泰國、日本、澳洲以及紐西蘭等。    實際上,亞洲長期靠出口撐起經濟半邊天,但如今受到歐美消費支出大幅萎縮的衝擊,亞洲經濟當然面對難題與挑戰,過去十年來,亞洲把經濟成長的希望全數寄託在出口,放棄開發內需市場,而經濟學家認為內需才能支撐經濟永續成長,也有專家認為油價更迭劇烈將使亞洲各經濟體與貨幣因禍得福,因為運輸成本升高迫使亞洲地區減少對出口的依賴,轉而加強內需,而拚經濟絕對是亞洲人民共同心聲,一連串南韓、日本、泰國、馬來西亞與台灣等亞洲國家陸續舉行各種大選,都由主打經濟議題的政黨獲勝,這樣的結果充分顯示,執政已非優勢,選民厭倦以政治治國,期望新領導人開創新局,經濟能恢復昔日的高成長,讓大家都有好日子過,目前亞洲各國政府一改過去嚴格控制支出的作法,紛紛擴大開支,並鼓勵民眾踴躍消費,盼藉擴大支出克服成長放緩,亞洲國家紛紛實施擴大支出政策,是為了刺激國內需求,以彌補海外銷售減緩,而這麼做也受到國際貨幣基金(IMF)的鼓勵,發展內需市場有助於降低亞洲新興經濟體對出口的依賴。  筆者則認為亞洲必須出口(至少是亞洲國家間的出口貿易)與內需並重,尤其是我們台灣,因為台灣除了人口數不大外,台灣消費者信心在先前最新萬事達卡消費者信心指數的調查中居亞太地區之末(名列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和新加坡等亞太13個市場中的最末位),其中消費者對於就業和生活品質的信心更是亞太區市場中最低,零售業總體零售總額成長幅度在12個接受調查的市場中僅排名第十,旅遊指數中,則敬陪末座,因此我們將無法如同其他亞洲國家僅仰賴轉型內需市場來提升經濟成長。效法我們明清時期中國人開啟貿易時「走西口」(大陸)、「闖關東」(東北亞)、「下南洋」(東南亞)三大方向的精神,我們依據這個基礎來探討看看各國經濟競爭力與市場機會。 各國經貿競爭力分析  日本在二次大戰後靠製造業締造的奇蹟迅速致富,逐漸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力,不過日本政府已公開承認一項對經濟專家和外資來說早已很明顯的事實:日本不再是世界第一流的經濟體,日本15年前的每人國民生產毛額排名全球第4,現在則滑落到第20名,日本經濟在1994年顛峰期的規模占全球18%,如今連10%都不到。  以整體規模來看,日本目前仍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購買力已落後中國大陸,多項預測顯示,中國和印度的經濟規模將在未來數十年內超越日本,全球最大會計事務所資誠會計的研究預測,日本2050年時的經濟規模將和印尼或巴西差不多。除了經濟衰退,日本也面臨人口減少的危機,日本的老年人口比率為全球最高,兒童比率卻是最低,日本經濟研究中心指出,日本人口減少將導致經濟在2050年出現零成長,屆時日本勞動人口將比目前減少70%,日本農村的貧窮老年人口將不斷增加,但拜健保完善、基礎設施健全和治安良好之賜,日本民眾仍將過著富足、快樂、安全且環境潔淨的生活,政論家森田實表示,因為經濟情況雖不好,但也沒太壞,加上日本人善於適應新環境,日本從上到下對經濟不斷下滑仍會無動於衷。不過,日本過去所累積的軟實力與智慧財,將會成為亞洲其它地區智慧財的主要出口國之一。  當然亞洲市場的一個重要貢獻者是中國大陸,例如中國自泰國進口新鮮水果但也大量出口蔬菜至泰國,這對兩國都有正面效益。一項世界貿易組織(WTO)報告指出,中國對台灣、韓國及日本的雙邊貿易都出現巨大逆差,對美國及歐盟卻享有龐大順差,這種貿易形態顯示中國已成為台、韓、日的「出口平台」。  另外,台灣並持續是中國貿易逆差最大來源,分析報告中的統計,台灣對大陸出口總額雖低於日、韓,但去年貿易順差高達775億美元,遠超過2005年的580億美元,繼續維持中國貿易逆差最大來源的地位,無論是台灣或中國的官方統計,中國大陸都是台灣的最大貿易夥伴,也是第一大出口市場及第二大進口來源,顯見兩岸的經貿關係絕不容忽視,在兩岸大三通後,將改變兩岸產業分工的模式,大陸或台商製作的成品將最終在台灣完成,貼上「Made in Taiwan」標籤,再銷往大陸、歐美日或全球各地,「出口平台」的現象將更明顯,由於大三通後,第一是運費成本大幅降低,第二是人或運輸時間也大幅降低,再再顯示,大三通將改變兩岸產業分工概念:大陸可以是「半成品加工中心」、「貨物集散中心」、「內需市場中心」,台灣則是「成品加工中心」、「研發中心」、「資金調度中心」、「品牌中心」、「展示中心」。  舉例來說,大陸半成品運回台灣單位成本不高,在台灣再經過深層加工,貼上「Made in Taiwan」標籤,售價可以提高,不論再運回大陸透過其運輸網路或台灣自己的運輸網路輸往各地都是很好且聰明的選擇。  從另一個角度看,專家認為中國推動經濟刺激方案,可能助長日本農業設備、巴西鐵礦及加州機械設備的銷售,使日本、台灣、南韓等主要貿易夥伴受惠,有助於緩和全球經濟衰退的衝擊,中國先前宣布5,860億美元經濟刺激方案,設法維持2009年經濟成長率在8%左右,這項刺激方案相當於兩年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4%,可能對中國主要貿易夥伴,包括日本、台灣及南韓在內有重大影響。  中國經濟崛起對世界經濟有以下各種重大影響:第一,有提高世界經濟成長率的作用,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以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加入世界生產,每年就業增加,生產力提高,不但使世界經濟的平均成長率提高,並有帶動世界經濟成長的作用,近年由於經濟規模擴大,成長率高出各國,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經濟成長最大的「引擎」,又因和美國及西歐的影響分散,有緩和世界經濟波動的作用。第二,有穩定世界物價的作用,中國以低廉的製造產品供應世界各國,維持商品價格穩定,至於中國對東亞區域內各國經濟的影響,最主要的是自這些國家進口帶動它們的經濟成長,對中國出口占各該國出口總額的百分比都大幅增加,其中日本從3.9%增加到10.0%,南韓從4.2%增加到15.6%,台灣從微不足道增加到10.3%,成為這些國家經濟成長的主要來源。  中國在貿易方面對東亞區域內各國經濟發展的貢獻尚不以入超為限,各國經由貿易促進專業分工,包括產業間分工與產業內分工,一方面產生規模經濟,一方面促進技術進步,二者皆使生產力和經濟成長率提高,這也是中國在未來亞洲經濟圈中占有關鍵性地位的重要原因。在大陸的出口實力方面,中國原先將其自己定位為低成本供應者,而這種印象也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才有辦法打破,但由於大陸的出口成本因各種因素也逐漸上升,也有農產品因內需市場造成的通貨膨脹問題,雖然短期內中國仍然會維持身為淨出口國一段時間,內需市場成長速度不會太快,這也是中國人尚未習慣消費的關係,不過,水資源的減少、土壤劣化與汙染問題將會限制其出口的成長,內需市場明顯必須扮演其角色,而其食品安全議題也是中國出口的最主要障礙。  回頭看看我們台灣,在去年世界競爭力排行榜中,台灣從第18名躍居第13名,亞洲排名在台灣之前的只有新加坡與香港兩個經濟體,顯示我們做好準備,我們的能力是存在的。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的最新評估指出,台灣投資環境在列入評比的全球五十個主要國家中排名第六,屬低風險、適合投資的1A等級國家,僅次於瑞士、新加坡、荷蘭、日本和挪威,各個子項指標中,以政治風險指標進步最多。  [共創─建構台灣產業競爭力的新模式]一書中說的好,雖然新世紀以來,台灣經濟的未來與台灣產業的發展,都充滿了不確定性與不安的氣氛,這也從國內外的宏觀經濟指標得到無情的驗證,但檢視支持台灣產業發展的本質,諸如製程創新能力、創業精神、協力網路等等,並沒有改變,甚至該作者持續的研究發現,這些特質正因應環境變遷,逐漸轉為一股新興典範,蓄勢待發,雖然還在發展的初始階段,台灣產業競爭力的新模式似乎已經隱然成形,該書認為這個直接受到日本模式影響,能夠因應產業環境劇烈變遷,卻具有強烈台灣社會脈絡特質的新興典範,正向台灣產業界全面普及,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2007~2008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企業不僅創新績效表現優異,反映市場效率之「顧客導向程度(degree of customer orientation)」細項指標評分亦達5.9(滿分為7),在131個評比國家中排名第5位,較上年進步5名,且為2001年以來最佳名次,顯示國內企業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創新創業精神,備受國際肯定,加上我國積極推動「兩創」(技術創新、品牌創新)和「兩高」(高技術密集、高附加價值)為導向的產業創新策略,有效發揮資源整合效應。  尤其今年1月份欣見美國貿易代表署認可台灣在執行保護智慧財產權的進展,宣布將台灣從特別三○一觀察名單中除名,這也是11年來,台灣首次未再成為特別三○一的觀察對象,已從2001年美方所稱之「盜版天堂」,轉型成「創新天堂」,這對我國發展知識經濟與促進產業升級均極為重要,過去我們民生及食品產業都不很重視智慧財產,但此時更突顯產業升級最重要的就在於創新及智慧財產管理,從產品獲利到營運模式獲利再到智慧財產獲利,才有辦法將斧頭磨利,才能在下一波的熱帶氣旋中,乘勢而起。  南韓目前雖然也遭受全球經濟不景氣影響,經濟下墜甚鉅,但其上下一心,結合經濟、科技、文化、進步國家新形象的強烈「韓流」,仍風靡台灣、亞洲、全球,南韓網路遊戲、文化產業大放異采,同樣席捲亞洲且進軍歐洲,取代桃太郎成為亞洲流行文化主流,台灣已瞠乎其後。  筆者在[韓流席捲全世界—我們能學習什麼]一文中已說明,韓國成功塑造國家形象,並結合產品打造一流品牌,值得我們深思,韓國產品更已大幅提升形象,成功的在世人心中植下品牌形象,行銷各國賺取高附加價值利潤,在亞洲,韓劇已取代日劇,劇中人手持南韓LG手機,開現代汽車,家中擺設三星電子產品,不花一毛錢的「置入性行銷」穿透各國觀看韓劇家庭,其中「大長今」飲食文化也成為一種風潮。雖然一路以來有很多反韓的聲音,不論從歷史面、政治面與文化面來看,韓國人頗不讓人喜歡,甚至一些產業實務的接觸經驗(包括筆者自己),都讓我們對韓國人有不同程度的排斥感,尤其是民族性霸氣的一面,然而,從產業與經濟的角度來看,不論是收集產業情報或是學習其成功之處,能夠青出於藍,是我們的目標,而且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因此,我們更需要知己知彼,我們更應該投入去觀摩、去接觸、去了解。  從我們食品產業的角度來看,實際上,韓國人在保健原料/產品、生技或加工技術、行銷模式等方面都有非常值得我們觀摩學習之處,利用文化創意帶動各種產品或經貿的輸出實力,不容我們忽視。 市場機會  長期以來,商品出口一直扮演推動台灣經濟成長的火車頭角色,這兩年挑戰雖多,整體成績大幅下滑,但對外貿易與出口仍然有不錯的成績,未來必須堅持這個部分,也必須找出創新的貿易模式,包括三角貿易、台灣接單大陸製造、商品加服務等等方式,利用台灣現有的環境與經驗累積的競爭優勢,強化與世界接軌,也希望可以扭轉我們服務業貿易長年呈現入超的情況,筆者非常強烈呼籲業者在商品貿易(出口)的同時,不要忽略服務業貿易出口的可能性,也就是智財與商業模式的出口,不要以為身為製造商就不可能進行服務貿易,其實包括專利技術、know-how技術、商標、研發成果、商業模式、人力輸出等等都是可以思考授權的方式成為出口或貿易或獲利的主軸,筆者服務的單位已接到越來越多代理案例,思考製造業在營運過程中將自己用不上的研發成果、已失去競爭力的技術、過多未用的商標、自己資源無法在海外快速複製的商業模式等等,出口到有需要的地區或國家,由其是我們身處的民生產業,我們將於後段再持續討論此議題。討論商機,勢必要了解各項趨勢,以下的不同角度所分享的趨勢,需要我們去了解並挖角其中的利基點。  在整體消費趨勢方面,雖然根據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提出「M型社會」的說法,中產階級已逐漸消失,但經建會的資料指出,未來10年,全球新興中產階級消費潛力龐大,一股「新中產商機」正在快速的孕育之中,經建會建議國內企業,應該掌握此一趨勢,扮演新興平價市場營運樞紐,根據經濟部2008年4月出版的「2015年台灣產業發展報告」資料,隨著金磚4國及金鑽11國等新興經濟體興起,估計未來10年,全球將新增22億人口的新興中產消費族群,約有6兆美元的市場商機,該研究顯示,新興中產消費人口的消費特性,係追求「優質」、「平價」生活型態,而「優質平價產品」與「服務策略」,卻正好是台灣企業競爭優勢,預估2008~2015年台灣企業將可掌握新興平價市場商機,這個新興中產階級主要是新興國家經濟起飛後的產物,將會在金磚4國與金鑽11國中大量生成,未來10年,這個區域22億新生成的中產階級會把大前研一的「M字」中間凹下去部分填補上去。這個訊息提供的最大商機就是如何以我們在行的[物美價廉]搶攻這個新中產階級。  另外根據IBM公司的研究,未來幾年內亞洲地區的消費產品業將展現多元新貌,而日本、印度、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國協等國家,將會出現下列幾個重大發展趨勢: 一、消費者價值將帶動市場分割:由於人口結構、消費態度與購買模式不斷轉變,消費者喜好與行為模式日趨多樣化,消費市場已被切割成範圍更小更精緻的[分衆市場],所謂「一般消費者」的概念不再適用,亞洲消費品市場將更趨多樣化的消費價值觀。 二、把關者角色更加重要:由於消費意識抬頭,愈來愈多的機構與團體為消費者把關,在已開發的歐美國家,消費者通常透過市場行銷與調查機構獲得相關資訊,以保障自己的消費權益,其中最受注重的是隱私權的保護,藉由政策法令的約束,來管制市場的情況較為少見,但在亞洲國家,政府機構介入消費產品市場管制相當普遍,在廠商與消費者之間擔任把關者,進行防止個人消費資料遭濫用或公平交易等作為。 三、消費資訊唾手可得:拜無線上網技術創新與各式行動手持裝置功能日新月異之賜,網路連結讓消費者個個變成「超級購物專家(super shopper)」,隨時隨地都可以透過商品銷售據點、網際網路與行動電話等管道,蒐集商品資訊。 四、超大型零售商將打破市場疆界:在歐美地區,跨國大型連鎖零售商快速地拓展市場版圖,打破了原有的地點、通路型態及產品服務類別的疆界與限制,而原本封閉的亞洲國家如中國與印度加入WTO後,必須逐年開放市場,原來限制外商投資零售業的政策與法令陸續鬆綁,吸引許多跨國超大型零售商開始進駐,同時架構亞太版圖,逐漸向歐美看齊。 五、城鄉市場差異會持續擴大:在亞洲,農村人口約占總人口的61%,與歐美國家人口集中於城市的屬性大為不同。在農村地區,消費產品主要透過小型零售商店等傳統通路銷售,當地消費者需要的是大量生產、廉價與基本生活所需的商品;城市居民則倚賴大賣場之類的現代通路,採購日常生活用品,並因為收入較高而願意付較高的價錢,購買一些足以彰顯個人風格、價值,與高度情感涉入的產品。 六、市場結構會大幅重整:亞洲的消費性產品市場,在大型連鎖零售通路進駐後的整併風潮與政府政策管制等雙重因素影響下,正面臨市場結構的重整,將從在地消費者的觀點進行產品或服務創新,落實「全球思維,在地執行」的策略,因此也必須強化客戶關係管理的能力,依不同產品、顧客及通路的組合,建立具彈性調整且能切合目標的供應鏈及其網絡,以因應未來競爭趨勢。  目前企業面對國際接軌所需注意的產業趨勢,主要包括 1.國際貿易雖會面對各國政府因應各國內的經濟不景氣,可能採取的保護主義,但不論全球或區域性的貿易關係仍然絕對是無可避免的第一項趨勢,尤其區域性的觀念,從運輸成本及在地化的概念,台灣如何爭取歐美企業在亞太的夥伴,活用近期流行的近鄰效應(neighborhood effect),來爭取我們的機會; 2.自有品牌進入市場,愈來愈多的通路積極打造自有品牌,是要融入自有品牌供應圈,還是佈局完整以對抗自有品牌都是可以選擇的,但不要忽略其攪動市場的能耐; 3.併購風潮如火如荼,不論現在不景氣階段還是未來景氣復甦階段,併購一直都會是趨勢之一; 4.結盟則是併購之外的另一種整合資源的模式,尤其是異業結盟; 5.品牌授權其實是品牌廠商發展區域性能量的運用工具之一,我們不但可以爭取做為歐美企業於亞太的夥伴,接受其授權,許多我們的品牌廠商也可以思考用授權模式去發展其他市場,只要把智慧財產管理模式架構好,正是我們上面鼓勵的賺取智慧財的選項之一; 6.技術交易是另一個目前的產業趨勢,不論是收購技術或販賣技術,已是目前世界的產業趨勢之一,也是我們前述的智慧財產流通的概念。  這些產業趨勢已出現,值得我們同業仔細思考該如何因應。  針對台灣的下一步該如何走,國內學界主張全球化策略者很多,問題是,台灣有多少企業有資源跳入全球市場,台灣企業比較務實的下一步,不是全球化,而是區域化,尤其是掌握近在咫尺的大中華市場及亞太市場。  從1992年開始,台灣食品業者著手布局大陸巿場至今,開發大陸市場版圖已有一定的成果,且在全球各大食品廠商都已完成布署及搶占巿場大餅的情況下,大陸食品巿場的競爭,激烈程度不難想像。但其他中小企業該如何做呢?關於中國大陸市場,通常多數人有一個錯誤的認知,認為中國市場是次級品的接收地,實際上已非如此,在大三通的格局下,針對大陸市場建議要有3大「經濟區域」概念,這3大「經濟區域」是「台灣」、「華東沿海」、「新興區塊」(包括西南部、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和東北振興等),要在大三通格局及當前這三個區塊的變革中,找到新出路,不過要進大陸市場,其面臨的挑戰包括夥伴關係的建立、不確定的進口規範、在地廠商的競爭、了解在地需求及產品差異化的定位(是高檔的、品質的、新穎的、異國的、品牌的、安全的還是健康的),從一開始的關稅進口限制到檢疫系統限制,都是問題,由於缺乏透明度以及檢查的不確定性,容易造成廠商出口到大陸的猶豫感。    若產品最終要在大陸作內銷,不如思考「Made in Taiwan」模式,而非全部當地設廠,因為「Made in Taiwan」的產品比較容易在大陸或全球銷售;若不是做成品的(只是OEM或提供的產品只是某項具體產品的中間物),則可以思考在「新興區塊」設廠,而不是在「華東沿海」設廠;若是做餐飲或通路等服務業則以「華東沿海模式」比較容易成功,可見目前三大區塊本身的條件與定位不同,如何佈局與思考,關係進入大陸市場的成功與否甚鉅。同時搶食大陸食品內銷市場,也必須明瞭如旺旺、徐福記、石頭記等成功模式,不可能複製在每位台商身上,有台商以多年的慘痛經驗指出,做內需,光是大盤、中盤到底層的通路商,就能讓實力不甚雄厚的台商吃不消,更別提貨款一欠就是6個月至1年的問題,不僅如此,做大陸內銷的稅金沉重,廣告費更為驚人,但這位台商也不否認做大陸內需市場的可行性,有專家建議下列方向思考:1.要採連鎖通路或連鎖店模式;2.要做可立即現金回收的生意,如餐飲業;3.可嘗試開專賣店,不受中盤商剝削;4.台商要團結合作,同行同業相挺或結盟,結合眾人力量,開發高品質商品。  從總體經濟角度看,中國大陸今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肯定不如前幾年,一般認為,北京當局提出經濟刺激方案,從貨幣政策及財政政策雙管齊下,希望把大陸經濟成長動能從出口導向轉為內需導向,預期民生消費相關產業將撐起大陸經濟的半邊天。中國食品工業信息報導,各行業的前景不明,但滿足「民以食為天」需求的食品業肯定有市場,俗話說:「吃飯皇帝大」,不論市況好壞,人總是要吃飯的,若在食品業中細分,該報導認為中價位白酒、冷凍加熱食品(我們稱微波食品)及中高檔快餐,是目前看來前景最佳的民生消費行業,這三者都是因應不景氣下消失的奢華市場衍生而出的中級市場。  然而觀察兩岸經貿與投入大陸市場一定要將之含括在全球連結範圍內來思考,台灣參與其他國家或區域市場的急迫性,並不亞於參與大陸的市場,但如何運用參與大陸市場去進行全球或區域佈局是一個我們應該好好思考的重點,在全球170多個國家當中,台灣的經濟規模排名在前16名,顯見台灣絕對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要更上一層樓,勢必要思考如何參與大陸市場並利用其為跳板,近而參與東協、俄羅斯及其他市場。  亞洲的另一個新興巿場印度,人口數排名全球第二,其廣大且未開發的內需巿場預期將成為繼大陸後另一受矚目的新巿場,吸引全球各地廠商的投資參與,目前台灣已有部份食品業者正摩拳擦掌,準備將國際化發展的視野,從大陸轉移到印度巿場,就待時機的成熟,重視內需巿場的食品業,看重的不是生產要素的低廉,而是廣大的消費人口,人口多及原料供應充足是食品產業向外拓展的二項重要因素,印度巿場剛好具備這二項特色。  在原料供應方面,印度是全球牛乳產量最多的國家,印度之所以能成為全球第一大,主要的原因就是印度人的消費習慣,牛乳與乳製品是印度人飲食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由於宗教的原因,印度人吃肉較少,動物蛋白攝取來源主要是牛奶,因此消費者對牛乳與乳製品有著強大而穩定的需求;生鮮蔬果的產量印度則佔全球第二,目前印度的蔬果產品僅有2%做加工食品,充足的原料供應也為印度巿場帶來最大的吸引力;印度同時也擁有相當豐富的水產資源,60%的水產品來自於海洋,但其品質控制問題尚須突破;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方面,主要是農作物的基因改良。  因此,投入印度市場並非不可為,具有非常龐大的商機與潛力,只是要能了解在地文化與在地需求而已。  印度經濟成長,中產階級人數逐年上升,各種基礎建設及食衣住行等需求都在擴大,且已造就了一股巨大的購買力量,隱含了相當多的潛在商機,食品加工是印度的重要工業,印度政府相當重視其發展,並宣布食品加工業為優先工業,為鼓勵農產品的商業活動及加值,印度政府也提供了相當多的優惠措施。  印度本身自己是世界第二大食品生產國,但是食品工業規模相對較小,然而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升,印度人消費習慣的改變,對深度加工食品、快速、便利食品的需求會逐漸增多,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印度在碾米、煉油、製糖和乳品加工製造等方面還相當落後;而印度食品產業對食品包裝機械與方便食品加工機械等需求旺盛,目前印度80%的食品和包裝機械依賴進口;印度消費性產品的包裝大約佔了2.3億美元,未來若食品加工產品比例增加,食品包材的巿場也會成長。  根據統計印度食品加工業每年的市場規模達2.28兆美元,衍生的附加值為104億美元。根據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對印度巿場的調查,飼料工業、食品加工及食品加工機械等,在印度都是極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但投入印度市場時,台灣廠商同文同種的優勢不再,而有溝通及文化的差異上,台灣廠商投入的成本及風險相對增加,如何在風險考量下,階段性的進入印度巿場,開發當地需求巿場,市場調查不可或缺,是台灣食品業者開發印度巿場,必須著力的重點。  再來是過去已很熟悉的日本,傳統的食品外銷日本,風光已不在,但可以思考其他潛力市場,例如日本有機產品正吃香,由於種植環境規定的嚴格,日本認定的有機農產品農家迄今還不到6,000戶。  日本有機米由於產量相當有限,目前僅在國內市場銷售,並未出口,根據該國農林水產省的統計,有機米的51%是透過農會銷售,26%由農家直接賣給消費者,10%由零售商出售,8%由消費者團體販賣,還有3%則透過食品加工業者的管道,該調查指出,19%的消費者表示常購買有機農產品,52%指出偶而購買有機農產品,顯示出高達七成的消費者肯定有機農產品,而購買包括有機米在內的有機農產品的最大理由是[比一般農產品安全和安心],接著依次[是有益健康]與[比一般農產品可口及有利保護環境]。  針對今後是否購買有機農產品,42%表示將繼續購買,24%表示若價格降低將考慮購買,15%指出若值得信賴將購買,另有13%表示若能了解有機農產品的特色將考慮購買,表示無意購買的只有1%,而日本國會於2006年12月通過「推動有機農業相關法案」,並於2007年4月制訂基本方針,主要內容包括確立有機農業的技術系統、在全國47個都道府縣普及有機農業的指導制度以及提高消費者對有機農業的理解,日本專家的調查指出,兩者的營養價值並沒有甚麼差別,味道和香味也沒有差異,日本消費者過去一向對農產品安全問題較少有顧慮,但隨著中國農產品和加工食品大舉進入日本,近年來頻傳農藥污染問題,引起日本民眾對食品安全的警覺,對安全和安心的食品要求大幅提高,有機農產品日益受到重視,需求量勢將增加,推動有機農業正是時候,今後發展的動向引人關注。  雖然南韓李明博的「七四七」口號已跳票,但韓國國民所得躍升,於2004年曾宣示2010年將達到兩萬美元目標,而南韓韓國銀行公佈的「二零零七年國民賬戶」資料顯示,2007年國民平均所得為兩萬零四十五美元,已突破兩萬美元目標,顯示其消費力增加,再加上我國標準檢驗局已與韓方合作,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廳認可我國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基隆分局、台南分局、高雄分局及第六組為輸入食品國外檢驗機構,我國輸韓食品可憑國內檢驗機構核發的特約檢驗證明,直接通關,對於我食品產業輸韓業務簡化許多。  市場方面,以水產品為例,水產品是南韓國民飲食上不可或缺的蛋白質供應來源,南韓人攝取的動物性蛋白質中,水產品約占四成;在保健食品方面,該國廠商投入不遺餘力,但漢方等保健食品仍有相當空間。在大陸面臨食品安全難題下,如何搶攻各項南韓食品市場是我們可以投入的功課。  東協與中國、日本、南韓及印度自由貿易區簽訂後,將形成了一個擁有20億以上人口的龐大經濟體,依人口計算,將是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按經濟規模,次於北美自貿區及歐盟,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雖然我國主要出口市場仍是香港及中國大陸,約占總出口值的40%,其次就是東協了,占出口值的比重已達15%,躍居我第二大出口市場,美國則是第三大貿易國,約占總出口值的10%左右。當前天下經濟大勢是在全球化之下,西歐、北美與東亞三個區域經濟,逐漸形成鼎足而三的局面。  區域經濟整合有以下幾種形式,也可以說幾個發展的步驟:(1)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自由貿易區是會員國之間取消貨物與勞務移動之關稅與人為限制,完全自由通商;(2)關稅同盟(Custom Union),關稅同盟是會員國除了取消貿易的關稅與人為限制外,並建立共同的對外關稅,以加強對外談判地位,保護區域內產業;(3)共同市場(Common Market),共同市場是除了以上措施外,並增加會員國之間資本與勞動之自由移動;(4)經濟共同體(Economic Community),經濟共同體是進一步包含共同之經濟政策與相關制度,形成單一市場。歐盟與北美,大家已很熟悉不需在贅述,重點是我們鄰近的東亞,東亞之區域經濟整合始於東南亞國協,迄仍以東南亞國協為核心迅速發展,東南亞國協簡稱東協,原始會員國包括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與泰國,續增加汶萊、柬埔寨、寮國、緬甸和越南,成為現在的10國,除柬埔寨、寮國和緬甸尚待對外開放外,其餘都已是各國經貿投入的重鎮。此區域人口5億6,000餘萬,人多勢眾,鄰近的經濟大國包括北方的中國、南韓、日本與南方的澳洲均尋求加入,可見其成長潛力與影響力。  而在此區域,我們台資食品業已開始積極朝上游原物料發展,許多台資集團,不約而同選定東南亞,進行大規模圈地種植農產品,以保障原物料供應與成本穩定,也兼具生產高附加價值的生質酒精的佈局,目前台灣食品廠商海外拓展主要集中在中國大陸及泰國、越南、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海外拓展主要是以複製生產模式,開發當地消費巿場的方式為主,未來國內食品廠商國際化的方向,可能進一步擴大,會從原料、生產、技術及財務等區域整合的角度,進行亞洲的區域布局,以創造區域整合的最大效益。其中越南是引人注意的國家,除了我國味丹/味王/旺旺等集團都有在越南佈局外,管理顧問公司發表的[全球零售業發展指數報告]說,越南是全球零售商的新夢中情人,越南由原先第四名跳升第一,把蟬連三屆冠軍的印度擠到第二,俄羅斯和中國也各向後退了一名,越南在零售擴張最具吸引力國家排行榜能夠跳升至榜首,是綜合了經濟、政治風險、國民平均所得、市場飽和度和市場吸引力等因素的評估結果,越南的零售市場規模雖然還小,但因為市場競爭程度不高,且國內生產總值(GDP)成長率高達8%,使得越南市場非常具有吸引力。  另外不要忽略號稱第五塊金磚的中東,在[第五塊金磚—伊斯蘭市場的崛起及其行銷策略]一書中指出,中東的波斯灣地區正在飇創意、比規模、拚速度,杜拜效應感染整個中東,而且此次全球經濟傷風,這個區塊所受影響最低,全球最新的目光焦點、最多的錢潮與人潮,就匯集在崛起的中東波斯灣地區,包含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阿曼,正像一隻突然睡醒的獅子般,充滿旺盛的企圖心,紛紛要讓自己的國家與城市,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該書指出就經濟與文化而言,各伊斯蘭教國家的狀況迥異,但巴林、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天然資源富有國家,生活水平都已達到一定水準;天然資源不豐富,卻能經濟穩定發展的伊斯蘭教國家則有埃及、約旦、黎巴嫩、突尼西亞、土耳其、敘利亞和巴基斯坦(其中土耳其還名列金磚四國之後的VISTA五國之列)。  該區域「都市消費者」對於產品的期望,與北美和西歐的消費者相似,雖然一般而言,相對於本國產品,西方產品和品牌被認為品質較佳,但許多伊斯蘭教國家的消費者對於價格相當敏感,不重視品質,缺乏「一分錢一分貨」的觀念,因此,在伊斯蘭教國家行銷,應該重視產品的核心價值,而不是附加價值,另外通常波灣地區文化特性極其類似,因而在這些國家使用相同的行銷手法,可以獲至相當成效。  撰寫「伊斯蘭教對廣告用語的影響」的兩位專家萊斯和阿莫索威,針對在伊斯蘭國度行銷,提出數項指導原則:  (1)商品訊息的傳播必須因性別而異,通常公開傳播應該針對男性消費者,另運用較隱密精緻的方法向女性消費者傳播  (2)訊息的內容不可誇大、誤導或欺騙,而且必須充分告知  (3)在產品訊息中,引用宗教詞彙或語句,往往能有正面成效,但是引用宗教詞彙不恰當,則會引起消費者的反感和排斥  (4)不論是故意或無心使然,產品訊息和廣告務必避免以負面方式傳播  (5)行銷訊息必須樸實簡單,並強調是購買某項產品或服務最划算的機會,以打折方式促銷將導致負面效果,因為消費者將懷疑之前價格的公平性,並對生產廠商和店家失去信心。  另外,外國公司固然可以建立自己的行銷網,但規定必須透過當地合夥人或共同投資,因此大舉投資行銷網並不恰當,授權予經銷商配銷是較可行的方式,一方面能解決外國人投資的問題,而且財務風險由經銷商自行承擔。  最後我們建議觀查的市場是非洲,根據聯合國統計,進入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已呈倍數成長,成長速度驚人,各國企業不約而同齊聚南非,為的就是準備進軍經濟正要起飛且擁有9.5億人的非洲市場,他們看上的是非洲龐大的市場潛力,都想在這片曙光初露的黑暗大陸,搶得先機。    就算是埃及與南非這兩個最進步的非洲國家,大部分人仍然買不起歐美或日本製高價產品,但在非洲這樣的金字塔底端市場,低價是的最大競爭利器,諾基亞執行長卡拉斯沃曾表示[我們在非洲已經看到有如七、八年前中國出現的機會],這種成長比亞洲和全球快一倍,在非洲這片焦黑古老的土地上,正展現新鮮商機,非洲每人平均GDP1,100美元,比印度高出15%,購買力平價已達3,000美元,非洲也如印度,充滿窮人商機,台商分享經驗時說窮人商機,越窮國家越有商機,台灣產品價廉物美,適合正要起飛的非洲中產階級。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菲爾普斯警告,歐洲經濟已被美國傳染到感冒,而且可能病得比美國還久,歐洲央行總裁特里謝也認為歐洲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抵抗力正消失殆盡,因此歐洲市場(除東歐外)筆者暫不討論其市場機會。不過,不論預備投入上述哪一個市場,都應該了解搞懂海外市場當地語言的重要性,而語言並非只是書本上的發音語言而已,所謂語言常挾雜民族情感、文化偏好及生活習性,或者可以稱之為消費者語言,商業的決勝點永遠是與消費者接觸的那「最後一哩」,因此勢必要做好功課才去進行。台灣是台商進軍亞太區域市場的最佳後衛,可以先把台灣定位為台商的「亞太營運中心」或「大中華營運總部」。  至於特定的商機方面,筆者認為有下列幾個訊息值得參考: 經濟衰退近來促使美國興起一股另類療法風潮,愈來愈多民眾為省錢而延後例行性看醫生,或是自行買草藥治病,尋求價格低廉的另類療法協助,特別在保險費隨經濟災難而猛烈飆高之際,許多美國民眾為了省錢而不願踏進醫院,寧可花小錢買補給品或草藥治病,儘管美國政府與專家認為缺乏證據證明這些替代藥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根據數據到醫院看病很昂貴,一趟都要50或75美元,保險理賠又少,接觸草本療法後,只要5美元就能打發,市場觀察人士和零售商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經濟愈走下坡,草藥的銷售量愈好,最顯著的例子是,零售商全食品公司(Whole Foods Market)發現,近來在全美各地分店的營養補充劑和草藥商品銷售,呈現逆勢成長。  市調公司Information Resources也指出,去年12月28日止的過去3個月,全美維他命和營養補給品的零售總額將近6.39億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加10%,其中光是草本補給品的銷售就成長約6%,美國民眾擔憂無法負荷傳統醫療支出,促使他們決定嘗試另類療法的趨勢非常明顯,連官方公布的調查報告都顯示,約有18%的民眾服用替代藥品,以非維他命與非礦物的天然產品最受歡迎,其中約有四分之一的人表示,延後或拒絕傳統醫療是基於費用考量,全美草藥和草本補給品的銷售總額已達48億元。這現象從我們近期有較多的保健食品與用品申請美國FDA案例一樣可以看出趨勢。  雖然豆漿不像是流行的飲料類別,但現實是此品項在許多亞洲國家成長超過10%,而大豆的健康利基是此市場成長背後的主要動力,在最近的亞洲大豆飲料創新研討會中,在泰國、日本、及澳洲的市場均被討論到,光以過去非傳統市場的澳洲而言,該國豆漿市場的成長在過去數十年均穩定成長,從過去只是健康食品專賣店的利基產品已成為某種主流,當然目前仍主要是在常溫架上販賣,但冷藏卻已快速成長,且許多零售商已發展自有品牌與品牌領導者(如Sanitarium及Vitasoy兩家)在架上競爭,品牌商Vitasoy的經理指出目前大豆產品在澳洲主要的挑戰是爭取成長市場中的市佔率,目前家庭滲透率為6%,但很有機會超越此數字,只要可以將開發的產品鎖定健康意識高的消費者即可,例如Vitasoy已開啟市場競爭,開發的新產品包括鎖定心臟健康訴求的('drink to your heart', 'change of life')、鎖定女性健康的('music to a menopausal woman's ears')、鎖定過敏與食品不耐症的('achieve inner peace')及體重管理的('cancel the lipo')等相關產品,這也在筆者服務單位出現西班牙業者尋求豆漿製造技術的案例上獲得相似的印證。  這裡一個重要的啟示是,不論哪個區域的消費者,都開始有強烈的健康意識,都希望把健康放在自己手中來決定,豆漿只是一個案例。  亞洲國家長期以來重視高成長的製造業,輕忽農業的發展,但近年來全球糧食供應短缺、價格暴漲,對亞洲經濟已形成嚴重威脅,也促使亞洲國家重新思考提振農業生產力的政策,過去亞洲政府很重視農業考察機制,農政官員經常下鄉訓練農民,引進新技術,但這類公共服務幾乎已經消失,導致農業發展停滯在二、三十年前的狀態,據聯合國亞太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委員會近日的報告,落後的農業政策是亞洲貧富差距擴大的主因之一,而長期生產力不振導致糧食產量增加有限,再加上經濟發展與人口成長刺激需求加速成長,使全球糧食價格急遽攀升。  目前亞洲政府都已承諾增加對農業的投資,例如中國和印度在最近的年度預算都大幅增加農業預算,不過,解決亞洲農業問題光靠錢還不夠,專家認為糧食價格飆升可能刺激亞洲基因修改作物的發展,過去亞洲的基改作物局限於棉花、蕃茄等非主食作物,未來可能擴大到玉米、黃豆和稻米等作物,由於全球貧窮人口有三分之二居住在亞太地區,相當於6.4 億人,使亞洲政府解決糧食短缺問題益形迫切,亞洲農業需要類似1970年代「綠色革命」的轉型,基改作物是可供選擇的方案之一。  同時,這也是台灣農業技術出口的一大機會,台灣本身資源不足,農業技術卻是世界水準,從發展知識經濟的角度,只要做好智慧財產的佈局,輸出智慧或技術,回收授權金,是台灣農業政策應該思考的大方向之一,不應再以所有技術都必須留在國內的模式去思考了。我們民生產業必須正視目前台灣在世界舞台上,可以擁有的優勢就只有「管理財」、「創新財」與「智慧財」了,其中管理財與創新財最後也都是以智慧財的身分出現來獲利。  在創新財概念上,以色列可做為我們的借鏡,以色列人口七百萬,天然資源屈指可數,而且敵國環伺,卻能突破逆境,成為全球經濟重鎮,2003年以來每年經濟成長率5%,以色列成功的要素,一是近年改走自由市場政策,二是創投企業家精於創辦科技公司,然後不是上市,就是高價出售,這個模式的經濟潛力到達極限後,以色列發揮其善於創新的文化精神,更全面向全球(特別是新興市場)行銷其科技,續創經濟新境。  中國和印度是以色列在科技出口上的肥沃市場,以色列的利器,在於以色列獨一無二的創新科技,90年代,以色列接納一百萬來自蘇聯的猶太移民,其中大多是教育程度甚高且充滿創投精神的高科技人才,在此帶動之下,加上一系列市場改革,以色列經濟一日千里,今天,全球頂尖企業在以色列都有研發中心,在那斯達克掛牌的以色列企業數目僅次於美國,超過75家,以色列的農業、健康醫療、電子監控系統及綠色產業技術等都是其特色。仔細觀之,其實以色列就是在賺智慧財,這正是筆者認為台灣必須選擇的道路之一,台灣與以色列的產業合作,一樣可以利用這個情境。  當然,另一個正夯的產業趨勢是[綠色產業],也就是高科技環保的責任與產品訴求,但要非常注意所謂綠色產品的全生命週期的概念,也就是認識綠色產業或產品的真相,不要變成綠色半調子或挖東牆補西牆的產業或產品,例如[可能省了能源,多了汙染源]或[製程耗電可能大於省下或產出的電能],因此關注綠色商機的同時,要了解真正的全生命週期,例如選用環保包材時,不應該只看該包材本身是否可分解或符合環保訴求,也應該看該包材的生產製程是否增加更多不環保的元素進入環境中;又或選擇評估節水節能的製程時,應同時評估該製程是否產生其他環保殺手因子。  用一個有趣的民調來做結尾,兩項國際民調都顯示,已開發國家的民眾和企業高層對未來普遍悲觀,開發中國家則普遍樂觀。蓋勒普「國際人民心聲」調查發現,企業民調方面,問企業高層,他們是不是能非常有信心地說,他們公司未來12個月的營收將會成長,在衰退陰影逼人的美國,CEO只有36%說非常有信心,日本、法國、義大利的更少,相形之下,中國有信心的CEO超過70,而印度更高達90%。我們必須認知世界是平的但也是圓的,因此,有時採用中心觀點較為有利,有時採用網絡觀點較為正確;某些領域可能需要直接管控,但其他領域卻比較適合採行授權;價值的創造既可透過專門化,也可透過整合而得;整合固然可以創造商機,但還是有一些商機可以透過傳統的方式開發。我們自己必須找出那個彈性模式,並真正融入亞洲機會中,掌握我們台灣的商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