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G 客戶服務專區 service@e-sinew.com
姚念周
首席顧問

2011我國生技產業趨勢與展望

2011/07/15
回專家觀點列表

樞紐科技顧問(股)公司 姚念周 食品資訊2011生物科技特刊(2011.7.15) 生技發展應重視周邊產業建立 政府推動的六大新興產業中,生技產業被期許為下一個兆元產業,也因此啟動所謂的「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希望可以讓生技產業產值倍增,並吸引民間年投資金額倍增,尤其是成立600億元生技創投基金,也顯示政府帶頭發展生技產業的決心。那麼台灣生技業能否成為下一個明星產業?台灣有沒有發展生技產業的條件呢? 從扁政府時代開始,有所謂的500億拼生技口號,但是拼研究與拼產業其實是完全不同的,砸研究經費無法拼出產業,砸補助經費也無法拼出產業,一個產業的發展最主要的是否有發展的環境,包括投資、人才、市場與周邊支撐產業,台灣在投資與人才上沒有問題,但是在市場與周邊支撐產業上有明顯的弱勢,其中市場可以利用崛起的大陸市場來培養實力,周邊支撐產業就必須要政府好好來協助建立了。從政府分類的模式來看,生技產業以新興生技、製藥、醫療器材等為主,固然這是主流,但是我們在此呼籲政府應該仔細思考,我們在全球各國都在積極發展生技的競爭下,哪個方向我們更有機會在世界舞台上發光?更有所謂的全球競爭力?筆者個人相信農業生技絕對是台灣可以嶄露頭角的產業,因為我們原本的農業與農業技術就出類拔萃,也有完整的周邊產業,上述投資、人才、市場與周邊產業齊備,遠比我們製藥產業的周邊產業不完整來的更有產業競爭力,因此筆者呼籲政府單位必須要加碼農業生技這個產業,如果只著重所謂的三大主力,恐怕要成為兆元產業的目標短期內很難達成,畢竟一個製藥產業的路又遠又長。立法院長王金平就在今年的「國際生技產業政策高峰論壇」(2011/5/2) 中表示,生技產業2010年營收達到2,210億元,但還差2015年的1兆元很遠,王金平認為,台灣生技產業尚未真正成形,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目前台灣生技產業從研究到落實為商品,存在嚴重的斷層。要如何把學界的心血,落實延伸到市場,為市場注入競爭能量,必須要完整配套政策。更顯示周邊產業的問題比需務實看待。 在ITIS的調查中,將生技產業分為六大領域,分別為生技農產品、生技健康、生技環境、生技能源、生技材料、生技創新與服務等,其中除了生技農產品有外銷以外,其餘都是所謂的以滿足國內市場為主,當然,我們可以理解生技產業的利基所在即是不斷地研發與創新,因此研發的時間較長,投入的資金也較高,相對而言其風險也較高,但是新產品一旦成功開發上市,其生命週期可能較其他產業為長,毛利率與營收也相對來說高於其他產業,但是成功因素當中,絕對要有周邊產業的支撐,才有辦法因應環境的變化,所謂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的道理,大家都懂。 全球產業趨勢 面對醫療需求的結構性改變、傳統能源進入危機時代、全球糧食供應問題等議題,全球生技產業的發展趨勢主要圍繞在健康醫療、保健、生質能源及農業等主題上。在健康醫療方面,全球藥品市場預估(工研院IEK)在2014年將會達到1.159兆美元的規模,除了原本醫藥與醫療(醫院)產業外,個人化疾病預防策略已是健康管理服務或照護產業的未來主流,加上各國的醫改政策,尤其是新興國家都將驅動醫療產業需求。同時,醫材產業亦成為當前炙手可熱的明星產業,工研院IEK依年複合成長率7.3%預估,2014年全球醫療器材市場規模將達2,944億美元;而保健產業方麵,則從保健食品到保養品到個人保健用品,甚至心理健康相關都會是各家投入的方向,這可以從筆者服務單位的智財交易平台的需求看出,近來許多國際大廠紛紛尋求保健產品相關技術,從銀髮族到上班族到兒童的需求都有;生質能源方面,則有新一代生質能源技術產品化、從糧食作物原料轉向非糧食作物原料、藻類產油等主要趨勢,這部分主要還陷在技術成本與營運模式的突破上;而在農業方面,主要在基因動植物、生物農藥及動物疫苗等方向,例如全球生物性農藥市場將於2014年達到33億美元,將占農藥市場的10%左右,而需求仍持續成長。另外,隨著全球食品安全議題火熱,導致抗生素開始大幅禁用和全球暖化造成動物疫病管制困難,將讓全球動物疫苗市場具有具大的驅動能量。 國際生技產業另一個大趨勢是併購風潮方興未艾,近幾年國際大藥廠如Phizer、Norvatis等,由於每、歐、日市場成長乏力,加上專利藥品到期面臨學名藥的激烈競爭,紛紛藉由併購來補強產品線與競爭力,尤其是針對生技廠商的併購,成了這兩年來最夯趨勢;除了醫藥產業外,醫材產業也是如此,包括嬌生收購Micrus血管公司與Covidien公司收購ev3都是針對性收購行為,亞培及Medtronic等業者也將加入收購爭奪戰。這些藉由併購的模式壯大企業的規模與擴充公司的產品範圍與技術,是目前國際盛行的模式,因此可以預見,產業間新一波激烈競爭與佈局即將到來。 大陸市場對台灣生技業的意義 以人口數來看,13億人口的中國大陸本來就是各種產業覬覦的目標,加上十二五規劃之目的為改善民生議題及社會發展,大陸近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醫療保健支出的年成長率都在11%以上,專家預測未來人均相關消費成長若能達到台灣的水準,至少就有7~8倍以上的成長空間,潛力市場驚人,也意味將來無可限量的可觀商機。同時生技產業也是大陸十二五規劃高度重視的產業,大陸發改委以中央經費重點支持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生物醫學工程等高技術產業化專項及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公共服務條件建設專項的建設,因此大陸市場已成為各國生技業兵家必爭之地,大陸各相關產業規模(來自不同調查報告),包括藥品市場規模約為960億美元(2010年);醫療器材產業約為200億美元(2009年);保健食品市場規模約3000億人民幣(2010年);醫改商機則達8,500億元人民幣;台灣醫療器材產業對大陸之貿易於2009年成長為17.6億元,成為第四大出口市場。這些數字在在顯示誘人的市場商機。 其實大陸本身生技產業也在大跨步躍進,不論是在醫藥、醫材、保健食品、中草藥、疫苗等方向都引人注目,包括疫苗產業研發推陳出新,已可生產預防26種病毒、病菌感染的41種疫苗,年產量超過10億個劑量單位;醫藥研發也聞名全球,其中醫藥製劑加工能力位居世界第一,化學原料藥產量排名全球第二,大陸在原料藥方面的生產優於美國、歐洲和日本,因為中國大陸在原料藥的生產上具有成本競爭的優勢;專案扶持方面為新藥創制、轉基因農作物新品種、傳染病防治3個重大專項的實施等。可見大陸同樣在積極發展生技產業,因此大陸市場可期,但也面臨各國及大陸本土的產業競爭,台灣必須思考如何避開競爭,切入合作空間,包括技術合作、臨床試驗、經營管理、跨產業合作與國際合作等台灣優勢。尤其在跨產業合作部份,例如1)中草藥產業與食品產業結合發展保健食品產業;2)電子產業及數位產業與醫療產業結合發展醫電產業,此二方向兩岸結合優勢機會,也為站上世界舞台佈下良好契機。 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瓶頸是市場太小,而大陸市場正好成為台灣生技業進軍國際市場的平台,台灣廠商進入大陸市場雖然有許多法規限制,政府亦積極協商突破解決,然而畢竟法規協商,牽涉面極廣,要在短時間內達成具體協議並非易事,筆者認為法規就像一道矮牆,台灣廠商不應只是想著如何推倒矮牆或等著政府協助在牆上打開一個洞,應該積極思考兩岸攜手的可能性,翻過矮牆進入市場,包括智財相互授權、至大陸投資、與適當的陸資企業合作(有互補性或有規模相似者)、找陸資代工等都是翻過矮牆的做法,就好像筆者服務單位協助台灣廠商透過馬來西亞保健食品代工廠商,獲得馬國Halal認證後,進入其它回教市場的道理一樣,關於合作過程,如何保護智財,根據筆者在智財輔導或服務上的經驗,是可以透過不同的智財佈局模式進行保護,加上大陸律師事務所的[登陸台商智財維權服務]專案,可以大幅增加兩岸攜手面對世界市場的可行性。此外,也可以找尋大陸熟悉法規的服務業者來協助去進行符合現況法規的模式,例如筆者服務單位找到非常有經驗的大陸保健食品認證申請服務的單位,可以協助台灣廠商以進口保健食品或國產保健食品(有在陸生產線者)兩種模式申請功效訴求的註冊,讓保健食品可以翻過矮牆進入大陸市場。這些不同的翻牆模式,非常值得我們生技相關業者去思考應用。 台灣生技產業展望 生技產業是先前金融風暴下較不受影響的產業,也由於其許多產品與民生醫療等需求息息相關,再加上生技產業是政府重點扶植產業之一,因此估計在未來幾年內仍有穩定成長的趨勢。生技產業的特性在於研發的時間較長,投入的資金也較高,相對而言其風險也較高,但是新產品一旦成功開發上市,其生命週期可能較其他產業為長,毛利率與營收也相對來說高於其他產業。 由於目前我國生技產業的主流意見已針對所謂醫藥新藥產業的研發與投入都有很多的建議,綜觀我國生技產業的均衡發展,筆者有下列建議: 1.在醫材產業方面:廠商應該與健康管理或健康服務產業結合,提供整合性服務方案。工研院IEK預估未來醫療器材產品的發展重點,在於微小化、可攜性、功能強大與操作方便,並要能提供整合性服務方案。 2.在中草藥產業方面:與大陸合作確保藥材來源的安全與穩定,以免產生缺貨與成本無法控制的情境;提升本身品質安全標準,以因應世界各國對中藥產品管制趨嚴的現象;全面發展複方產品,但與國際科學化標準接軌。 3.在農業生技產業方面:積極發展品種專利權及其種苗繁殖技術,建構品種王國,積極開放品種智財授權;積極開發具保健或醫療功能的本土植物,搶先研發商機;投入經濟動物及寵物所需疫苗,包括水產類、畜產類與禽類。 4.在保健食品產業方面:提升保健食品原料之研發能量,讓保健食品原料可以融入一般食品型態中,而非持續以膠囊錠劑型態存在;積極發展保健食品或原料的製程技術,形成技術障礙,提升本身競爭力;採用筆者前述多元翻牆模式,與大陸產業攜手,把握大陸商機之外,也攜手賺世界市場的商機。 5.在生技服務產業方面:積極發展臨床試驗服務、新藥研究開發服務、生技相關智財服務、醫療服務、健康管理服務等服務業,進行跨產業整合,提升服務能量,這些都是台灣有相對優勢的地方。 歡迎參考特定產業調查服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