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G 客戶服務專區 service@e-sinew.com
姚念周
首席顧問

SenseAsia2016 感官研究趨勢簡析

2016/05/27
回專家觀點列表

今年5/15~5/17在上海舉辦的SenseAsia2016,顯然主辦單位忽略了大陸許多與眾不同的法規與限制,不但未能在現場發送大會文件與贈品,且發表摘要也未能讓付費報名參與者閱讀,顯然算是舉辦的很不成功。

口頭發表部分

一個重要趨勢是針對消費者測試/消費者研究方法的開與探討,主要發表者有Dr. Jaeger、Dr. Prescott、Dr. Heymann、Dr. McEwan、Dr. Moskowitz、J. Beckley 、Dr. MacFie等,主題包括則如
*從食品選擇與食慾控制的生理機制探討對食品的喜好與想要(liking vs wanting)的不同
*感官品質管理的策略性研究探討喜好性偵測方法來評估消費者
*有關9分制喜好評分法與喜好順位法的再評估與選項
*新食品經驗的設計
*應用認知剖析(conceptual profiling)了解消費者選擇行為真正影響因素-當喜好性不足以預測採購
*兒童是否可以描述其對食品的感覺-跨文化研究
*甜食喜愛者與不喜愛者對甜食的情緒反應
*以消費者區隔模式檢視消費者對餐食的情緒連結
*感受設計-內文暗示消費者導向的產品設計
*長期曝光研究的設計
*再談9分制特性
*產品差異性感官品質與喜好性感官品的相關性
*產品熟悉度如何影響食品與飲料使用的多元性
消費者對食品健康宣稱與包裝符號的接收與預測其消費
*產品包裝傳遞感官及情緒訊息的能力
*健康相關食品動機能否凌駕原本起始認知的食品選擇-採用眼球追蹤技術
*訊息對消費者有關感官期待、經驗與情緒的影響-以添加VitA地瓜為例

顯示消費者測試及影響消費者測試的因素仍是大家對感官分析應用最大的焦點,而且對消費者行為及情緒的影響已成為顯學之一。與我們提出的五感行銷趨勢有相當的雷同。

第二類焦點則聚焦於各種感官分析方法的開發或推廣,主題包括如
*時間感受變化方法TDS(Temporal Dominance of Sensations)的探討
*配對偏好測試的處理新模式-消除雜訊干擾及釐清區隔性
*感官符號學-連結文化與感受
*動態心理生理學技術開發-臉部肌電圖評估食品外觀
*描述性分析數據尺度效應再論
*探討傳統描述分析法、自由選擇剖析法(free-choice profiling)、快閃剖析法(flash profile)及其修正版之比較
*CATA(Check-All-That-Apply)方法探討系列:
CATA實務發展 *CATA數據統計綜論 *RATA的進展與應用 *TCATA的發展
*口腔動作對食品感受與偏好的影響
*進食與感官感受的口腔生理與食品物性探討
*動態質地變化對風味的重要性及對消費者的影響
*以摩擦學探討由水乳化的感官性質

第三類焦點為一些感官生理的研究,主題包括
*甜味喜好性的個人差異研究之文獻回顧
*脂肪位移基因CD36 rs1527483對油脂感受的影響-以馬來西亞人為例
*食品質地辨識能力與觸覺的敏感度
*以嗅覺與對食品攝取的潛在連結來快速量測人的嗅覺敏感度
*以QMA(Qualitative Multi-Variate Analysis)方法探討產品訊息效應
*消費者心智基因組學與微弱訊號放大
*文化能力的需求

另外則是感官統計學的探討,包括
*感官科學統計用法指引
*感官統計必須往前移動

壁報發表部分

在76篇壁報發表中,共18個國家(地區)有代表發表,以大陸代表發表篇數最多,歐洲排名次之,南韓再次,後續則為紐澳>美加>日本及東協,我們台灣總共只有2篇,為中台劉伯康老師的[福建與台灣消費對咖哩產品滋味之差異],以及我們指導的高餐大研究生的[餐盤與蛋糕顏色對起士蛋糕風味的效應]。整體數量遠低於大陸、南韓、日本等亞洲區域。大陸區域論文有很多企業發表相關論文,值得台灣企業思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