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G 客戶服務專區 service@e-sinew.com
姚念周
首席顧問

食品業之循環經濟發展

2018/11/08
回專家觀點列表

食品資訊第287期p20~22

[地球只有一個!],這是所有人類(包括產業)現階段最熟悉的一句話,因此所謂循環經濟、綠色經濟、永續性經濟等等議題一波波襲來,對食品產業而言,也不算是新議題,只是對台灣的食品產業而言,顯然已到了[並非事不關己]的階段了,有些是法規規定已經出現;有些是消費者趨勢引發;有些是產業趨勢變化逼迫。

然而,循環/綠色/永續性等概念其實雷同,但面向很多,可從原料、資源、製程、廠房設施、能源、廢棄物、包裝、運輸、品牌形象等不同面向探討,每個面向又都有很多議題可以討論,也是各家企業可以思考的利基點,有些是成本利基點、有些則是價值利基點、甚至是形象(行銷)利基點。本文以較成熟的一些案例分享這個趨勢。

從原料而言,一個已討論過的議題是[低里程食品(材)],以[在地]與[當季]為概念,坦白說,這個在資源不算豐富的台灣,要達標是很難的,量與價都很難滿足消費端的需求,這也會影響消費者長期支持。另一方面而言,現在消費教育程度高,是有盡量選擇[在地]與[當季]食材的觀念存在,但市場有限是大家必須認知的。

另一原料議題就是有機,這與全球潮流雷同,選擇[有機],除了自認健康外,就是對土壤(地球)友善,消費者調查顯示,消費者對有機產品的信任度是高的,但以台灣市場而言,筆者看好的是有機的消費市場,並不看好台灣的有機生產市場,同樣因為量與價的問題,進口的有機產品反有較大的競爭力,但這又違反了上述[低里程]的概念。屆時只能看消費者如何取捨了。

上述永續原料的概念,在現實面,仍然面臨消費者是否買單的障礙,這在先進歐美市場,都有這樣的現象,歐洲的消費者調查顯示,認知與行為是矛盾的,當真的進入採購情境時,是否願意多付錢以獲得認知支持的產品?是非常大的疑問。今年一份於22國進行的消費者調查顯示,以水產品而言,在認知方面,83%的消費者認知海洋的永續性是重要的、70%的消費者願意瞭解產品永續性的資訊、72%的消費者認知應選擇永續性的水產品以保護海洋,但在行為方面,卻有68%的消費者將以價格(優先於永續性)為主要採購考量因素,且男性高於女性。另一在英國進行的調查也顯示類似情境,45%的消費者被價格澆熄其採購此倫理類(ethical)食品的意圖,88%的消費者認為價格是最重要的採購因子,都不是以永續性/循環/綠色等認知。筆者相信這現象在台灣亦同。

再來是資源與能源,這部分主要動力在於企業本身是否希望節省成本,畢竟水資源也好,能源再利用或循環能源(太陽能/風能/熱能回收等)的利用,都是長期成本考量,誘因已足以讓準備長跑的企業投入投資,我們不在此贅述。

至於廢棄物,包括廢水與廢料,廢水處理已有法規規範,企業自當投入處理。有關廢料處理,全球流行的是如何將自身產程中產生的廢料進行再利用,許多學研單位的研發也是針對這個部分進行的,從魚鱗萃取膠原蛋白或機能纖維開始,包括稻殼、蜆殼、蛋殼、牡蠣殼、魚皮、魷魚皮、香蕉皮、鳳梨皮、柑橘皮、豆渣、咖啡渣、地溝油/廢棄食用油等等,都有再利用,甚至是化妝品/藥品/保健品等高附加價值的相關技術發表,讓需要花錢處理的廢棄物,變成賺錢回來的有價物質。這類廢棄物處理相關技術,有些企業自行研發,有些企業委託研發,有些企業自學研單位技術移轉,無論哪種模式,我們的建議是做好智慧財產的保護與應用布局,因為這將是企業的資產之一。

近來,另有一個餐飲或通路業產生的廢棄物議題,是有關剩食的運用,在食安大帽下,產生一些適法性的爭議,剩食的運用有再分配、再加值、再利用等三種運用剩食模式。[再分配]為收集在生產、加工、通路和家戶等階段尚未食用剩食,重新分配給需要者,多半由民間或公益團體發起,如食物銀行、共享冰箱;[再加值]則重製剩食或醜蔬果,透過專業技術讓剩食變成新料理或商品,如荷蘭新概念食堂Instock;[再利用]則是將過期食物或廚餘製成堆肥或再生能源。原則上,第三種模式在台是完全沒有爭議,但第一種與第二種尚存有爭議,我們只能等待主管機關的公告。

包裝方面也是一大熱點,從全球限塑趨勢來看,塑膠已然成為全民公敵,因此包括可食用包材/餐具或可分解包材/餐具等議題與技術都方興未艾。可分解或可食性包材方面,全球都有廠商投入開發與推廣,技術主軸不外乎利用不同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再透過聚合/塗佈等技術開發出食品包材必須具備的封口性、機械強度、阻隔性(又分阻隔氧氣/水分/油脂等)等特性。其中,可分解包材發展較早較成熟,已有商品化應用,早期的應用非百分百為可分解材料,近年則已有100%的可分解包材的開發,如日本Suntory公司採用Anellotech公司的100%生物基質的包材所製造的寶特瓶。這個領域也有很多國際廠商有智慧財產方面的布局,本文限於篇幅,不再此詳述。甚至如台灣的康士達生技生產耐熱級完全生物可分解杯蓋,但比聚苯乙烯(PS)蓋杯成本,貴了2成以上,全球也是如此,就是因為成本因素,應用目前還不普及。但我們認為,隨著科技與法規的進步,這一天的到來是指日可待的。另外,台糖亦曾有甘蔗渣製包材的技術,可惜知識管理未徹底而致技術流失。而可食性包材方面,國際上也已有商品化案例,相關論文或智財發表也有上百篇,但也是成本因素,應用受限。

此外,台灣因為便利型餐飲服務業發達,每年免洗餐具使用量高達5.9萬公噸,多半為紙類、保麗龍、塑膠等材質,也誘發可分解或可食性餐具的開發,如台灣有業者運用稻穀剩餘物,研發「稻香筷」等餐具;印度BAKEYS運用小米、米飯和麵粉等天然食材設計各口味的米筷、米湯匙等,讓人用餐可順便食用該餐具。先前新聞熱議的吸管禁用議題,則有法國以玉米澱粉開發了可分解的吸管,換算成新台幣,每根為1.4元;也有台商研發出全生物分解的珍奶吸管,是以聚乳酸(PLA)為材質,原料是玉米澱粉,以全生物可分解材料,在適當的溫度及濕度下就可分解,即使常溫環境下,兩年時間就可逐漸分解成有機物,是取代美耐美餐具塑膠的最佳環保材料;美國則有製造商Hoffmaster公司商品化生產紙吸管,該公司認為雖然短期內消費者可能不願改變日常習慣,但在主要城市引領潮流而大企業推波助瀾下,有助於改變消費者行為,他們預期,若禁塑變成世界各餐飲連鎖店的新標準,「那麼自稱為先進的人,都會想要搭上這班環保/永續經濟的列車,而人人都會朝這方向前進」。

有人會說,這些議題,都只有大廠大公司才可能投入,但我們認為只要有心,逐步累積就會呈現成果,我們以台灣小型傳統企業-廣大利蛋品為案例,其主要產品為皮蛋與鹹鴨蛋,屬於非常傳統的產業,公司規模只有30人,但其蛋品外銷全球多個國家,生產線用心經營,逐步推動汙水處理、熱能源回收、蛋殼再利用、太陽能利用等等本文所談的不同面向的議題,董事長曾問他會不會很傻,我們認為[心有多大,價值觀就會體現,而市場就有多大]。

無論前述哪一種永續性/循環/綠色面向的投入,都算是對地球保護盡一份力,也算是跟上產業趨勢與消費者趨勢,不過Delaware大學研究團隊專家提到的現象也必須思考,很多個前述議題都流行認證,以證書來證明產品是有機的、是公平貿易的、是符合碳足跡的、是低里程的、是綠色能源的…..等不一而足(台灣也是如此),然而消費者對這些證書的認知是對的嗎?根據這篇研究結果顯示,消費者會誤認為這些證書直接與健康或品質保證有關(在無科學證據之下),反而產生一種危險,同時也對其他非認證產品產生不公平(非事實)競爭,甚至對貧窮消費者產生排擠現象,可見問題還不少,也代表這些產業改變的趨勢對地球保護是好事,但對社會的影響也需要去評估與預防。其實對消費者而言,相關議題下,他們真正關心的核心是1.資訊透明;2.對產品當責;3.可獲得性(包括價值/價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