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食品國際化–將MIT推向世界
本篇亦刊載於食品資訊第313期p27~32
前言
在預備展開這個主題之前,我們先看看先前有哪些相關觀點在討論有關於台灣食品國際化的議題,首先有[台灣明明是美食王國,為什麼MIT食品無法暢銷全世界?],進而有討論我們受困在寶島的[美食王國,台灣食品業要如何衝出國際?],另外還有各式各樣的政府委辦計畫,提供法人輔導業者等等,討論如何幫助食品業以美食型態出口,以美食型態是對的方向嗎?本文將直指幾個根本問題並提出建議方案。
●第一,台灣的食品產業的競爭力方向是否真的被世界認可好吃,換句直白的話來說,台灣真的是美食王國嗎?
●第二,台灣業者眼中的世界,是歐美?是南向國家還是哪裡?台灣人的世界觀真的足夠嗎?
●第三,將食品產業MIT推向世界目前的困難到底是自身之不足,還是環境的迫害?
●第四、食品產業MIT一定要是有形商品,還是也可以是無形的知識與智慧? 忠言逆耳,良藥苦口,我們真的有自我檢討過了嗎?
下面我們來看看台灣食品產業當中一個過去式的成功案例(洋菇蘆筍罐頭外銷)與一個現在式的成功案例(專業代工外銷)。
曾經的洋菇蘆筍罐頭,如何崛起?如何衰退
工業革命後,馬口鐵罐頭工廠創始於1812年的英國倫敦,從台灣罐頭食品工業同業公會官網介紹中,我們知道農產加工罐頭曾是台灣外銷的主力,並稱霸國際市場,其中品項以鳳梨、洋菇、蘆筍為最大宗期間助力有來自於上世紀初日本商人導入製罐技術、台灣農業生產技術由政府向美國引進不斷改進,使得大量生產到達鳳梨罐在1971年的產銷量世界第一與蘆筍罐在1978年高居世界第一。於1982年以後,由於農產原料供應短缺及勞工成本不斷增加,加上新台幣大幅升值,致使我國農產品罐頭不再具競爭力。製造廠紛紛轉型,改生產開發其他類型產品。也因為經濟成長,國內市場成長,採購力提高,而開始中心轉移。能否再創鳳梨、洋菇與蘆筍罐榮景?其關鍵因素在於技術、生產競爭力、經濟走向還是哪種特性因素?這一段榮景,起於技術創新加上生產成本,卻終於經濟趨勢變更(其實也來自於缺乏持續創新)。
隱形冠軍,沒有品牌但是屬於供應鏈中關鍵的供應者,其機會與危機
1982年以後,食品包材廠宏全,鎖定鋁蓋與標籤的生產技術,獲得國際知名飲料公司(可口可樂)授權認證,奠定了以生產優勢發展的契機,接下來除了自主研究開發之外,也不斷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在2000年之後,陸續赴境外設廠,除了中國大陸各省之外,更在泰國、越南印尼等地設廠。技術面從鋁蓋到瓶身進而跨足專業代工不同產線的飲料,從不起眼的包材零件,進而成為產業內之重要環節,他的第一個機會來自於知名廠商的肯定,他的持續機會來自於不斷的技術升級。但是,當過去20年建立的生產競爭力因為資源的短缺、人力成本的提高之後,競爭優勢是否能夠持續存在?
同期成長的果汁原料供應商佳美,有同樣類似的發展軌跡,最後也跨足進入到終產品的代工技術。如果殊途同歸,最終都走上代工服務,在供應鏈中的關鍵競爭力,是否隨著加入與品牌商的競爭,而有所改變?這一段故事,機會在於專精而被看見、被重視;而其危機在於跨足,跨足就必須面對更多的競爭者以及成本優勢喪失的危機。
如果把命題定義為如何擴張台灣美食王國的版圖,我們看看韓國,再看看泰國。韓國的美食文化輸出,是與其他文化一同綑綁配套韓劇、韓綜、韓妝與韓旅完全的置入性行銷推廣韓國美食,以餐飲店、調理食品的型態輸出。而泰國呢,從2017年起也模仿韓式行銷,以文化與外交方式輸出。這兩個案例有一個共同特色,都是將所謂美食與文化捆綁;其實,這一招在上個世紀,歐美國家均已使用過,像美國的速食文化,法國的法餐文化。回看自己,我們要綑綁哪一種文化? 如果自己定位不清,這一條路是會走不通的。
如果把命題定義為台灣製造,那核心將轉變為台灣的製造競爭力,產品型態則可以囊括世界上任何一種型態的食品,回看我們自己,只要我們能建立獨特的製造競爭力,台灣製造仍舊有可為。但隨著新興國家陸續成長,他們能以更低的電價、人力等生產食品,再加上台灣並未加入任何關稅聯盟,導致進口任何國家關稅高的問題,MIT的生產競爭力一落千丈。部分廠商前往新興國家設廠,帶著自己的幹部與技術,這樣可不可以算是MIT呢?
綜上議題,以目前的市場趨勢,我們有甚麼建議解方?
產品在進入特定市場,有四個重要的柵欄必須跨過:
- 目標市場法規對產品要求的符合性;
- 目標市場法規對生產者要求的認證;
- 客戶要求的品質的符合性,也就是這是她/他喜歡吃的口味嗎?
- 目標族群價值觀認同的符合性。
而除上述四個柵欄之外,面對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與經濟趨勢造成的資源成本與市場份額則牢不可分。這個部分是不論是否是食品產業,各產業均適用,並且需要參考經濟學者分析通貨膨脹、幣值走勢、大宗物資供需的結論;但前面提到的四個重要柵欄則是業者可以自行掌握並且用來作為自己競爭力的提升的解方。接下來,就針對四個重要的柵欄逐一說明。
第一、以目標市場法規對產品要求的符合性而言
各國均有自家對於食品成分的定義與添加物的許可程度,以美國而言,一般食品並不需要經過 FDA上市前許可 (全球各國對食品的管理大部分都是這樣,只有醫療產品,才會需要上市前許可),但是可使用的添加物、食品接觸的材質,必須經過上市前許可作為“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 (GRAS)的成分,才能根據許可的劑量、使用情境用於產品當中。新的膳食原料(New Dietary Ingredient),則必須在進入美國市場前提出申請,取得許可(notification),這兩者是從安全的角度出發;再者各國政府間有互相同意檢驗檢疫的條件,所以當產品含有需要檢驗檢疫的成分,例如肉製品、乳製品,則會有受限的情況發生,如果使用的原料肉的檢驗檢疫條件,並非目標國的標準,則無法進口。
另一方面,產品的外包裝,也有相對應的要求必須符合,目的是產品不能有虛假造成國內消費者誤會的情事,例如,牛肉口味的泡麵,在封面上印製大塊牛肉,但實際上內容物並沒有如圖示的牛肉;產品的容量,清楚的標示,讓消費者不會因為包裝的大小,而誤會了產品的內容,因為受欺騙而採購;例如美國對於營養標示當中,對於份量的描述有要求,目的是為了消費者能夠很明確的知道,食用該產品所能獲得的營養成分(正面效益)或是或涉入的鹽分脂肪(負面效益)。最後,高水活性的產品,在輸入美國前,必須完成生產廠的登記與該產品的製程條件登記。特定食品的登記,在各國有不同的規範,以美國而言,從食品安全的角度出發要求常溫保存高活性的產品登記製程,這一點在各國是比較罕見的。
在歐盟、紐澳、中國大陸、東協國家等對食品也有個別自己的國家標準與規格,在確立預備前往的市場之前,必須先釐清自家產品的合規性,這是打世界盃的第一關,也並沒有符合歐盟標準就是最嚴謹的這樣的說法,像針對農藥的標準,各地都有長有短,這是因為各國對於飲食攝取習慣不同,而有所不同。
第二、目標市場法規對生產者要求的認證/驗證
第二關是生產者的資質。國內市場由於宣傳時,常常會碰上競爭者有某某認證,所以我也要有,知名的案例有中部某知名廠商,問到是否需要申請有機認證?理由是,競爭者都有,所以我們也要有,在請他們思考幾個問題之後,該議題就不了了之了。問題一、申請有機認證的競爭者的產品是否賣得更好?中部某知名廠商指定產品在全球市佔率排名第三,有機認證的競爭者,並未在排名內;問題二、申請有機認證的競爭者所販售之產品,售價是否更高?中部某知名廠商的售價,已經是相對高的價格,所以,沒有有機認證,也一樣銷售出相對的好價格。所以,到底為什麼要有機認證呢?
除了生產資質品保系統的認證/驗證外,還有一關重要的是目標市場國境外生產者的註冊登記 。除了美國FDA有此要求之外,中國大陸、東協國家等也都有要求境外廠商,進口產品前完成設施註冊的要求。這屬於註冊,確定廠商真實存在並在原產國合法生產,並不認證/驗證任何品保系統資格。
另一案例,有關ITQI風味大賞,也是廠商使用的熱門 “認證/驗證”;事實上,這個獎項屬於一種聯合行銷的活動,參加的廠商,繳交費用與產品,取得證書與獎章,作為宣傳的用途。
還有XX食品宣稱榮獲FDA核准上市,OO食品榮獲FDA認證含有…等字眼,都屬於誤用。美國FDA還因此,特別出了一個專頁“ Is It Really FDA Approved?”(FDA認證,這是真的嗎?),其中詳細介紹,食品類別中並無針對產品的FDA認證/驗證。但是,美國FDA對於生產工廠,是有對於管理體系的要求的,生產工廠必須要符合FSMA法案當中,將相關的危害分析與預防控制做成完整的食品安全計畫(這對應到其他國家,則是良好作業規範GMP),完成的廠商,可以申請由美國FDA授權的驗證單位,來廠進行驗證,並且取得有FDA下款的證書,這是針對食品安全管理系統的驗證,對於進入美國市場是有效並且具有競爭力的,但未必適用於其他國家。各國不論嚴謹寬鬆,首要一定要符合在原生產國合法製售,在原生產國合法製售之後,再依照個目標國的標準,個別強化再融合成自家可以合理運作的作業標準。
第三、客戶要求的品質的符合性
曾經有業者在印尼經營保健食品相關的生意,看到印尼人非常嗜辣,動心起念想到在台南老家眷村中,有一款四川辣醬,非常辣、非常好吃,就想要增加這個品項,把川味辣醬,推薦給印尼的朋友,結果發現,印尼的消費者並不青睞這款辣醬,該業者非常狐疑,川味辣醬明明比印尼辣醬還辣,它們不是無辣不歡,為什麼對川味辣醬不買單呢?還有台灣廠商覺得台灣鳳梨風味獨特,特別製成台灣鳳梨乾,到處參展給廠商和消費者試吃,為什麼無法一舉成名,獨步全球?
食品除了衛生安全的品質之外,有一個很重要的感官品質,而感官品質就影響的產品是否能夠成為美食的關鍵。但是感官品質又不是一個絕對的指標,而是目標族群整體來說,對於該指定食物認定的喜歡或是不喜歡。例如,華人食用的臭豆腐,北歐人食用的臭鯡魚兩者都是原產地的美食,但又是其他國家人的恐怖食物。近年來,總有所謂的美食博主,發表泡麵的排名,這些被發表的排名總又受著各國網民的批判,不外乎拉麵排名前十竟然沒有拉麵發源地日本?那個辣度怎麼評的,那玩意兒也叫辣?所謂的美食博主,不也是一種聯合行銷嗎?美食博主拚流量、拚點擊,廠商拚機運。一個人的口味,無法代表所有人的口味,真正的感官品質的設計,是要經過消費者測試(從FGD到CLT或HUT),蒐集正式的數據,才有絕對的市場優勢。例如消費品前三大的寶僑、鵲巢與聯合利華,要能在國際市場屹立不搖,靠的就是一套完整的感官品質分析技術,如何從研發期間的消費者測試,到品保與行銷企劃的應用。
在台灣,當年完全沒有人食用冷飯,到今天便利超商都有的三角飯糰,就是靠當年感官品質分析後,發現冷飯的Q,是熱飯中所沒有,再加以對症下藥的宣傳廣告,才有今天的三角飯糰市場。所以,如何釐清目標市場客戶要求的品質的符合性,是我們看到走上國際舞台的第三關。
曾經有廠商提到,好吃的鳳梨酥可標示的效期很短,導致跨國貿易的鳳梨酥只能選擇不那麼好吃的鳳梨酥,造成無法順利外銷打世界盃。這個問題在於,產品上面的保存壽命必須如實標示,而所謂好吃的鳳梨酥因為水活性較高、添加物較少,所以保存不易;這樣的論述,就是忽略了客戶要求的品質,到底是甚麼呢?如果驗證了確實是不易運銷的品項,更受歡迎,是不是可以像前面提到過的成功案例,改善生產技術來解決呢?
第四、目標族群價值觀認同的符合性
傳統的目標族群價值觀,講的是清真認證、猶太教認證等宗教性質的認證;而近年來減塑、節能、漸少碳足跡等等永續觀念崛起,大家都知道,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所以這些相對應的永續觀念的符合性,正在與物美價廉之間拉扯競爭。介於這兩者之間,有無糖的觀念、無添加的觀念、有機與非基改等等。由於食品的購買因素當中,價格的敏感度很高,相關的價值觀認同,如果有得到政府法規的支持,相對來說會更有幫助。以限制的強度來說,還是以政府法令為最高、宗教教義的長期認知次之,而屬於高尚品德的選擇會最其次,但實務上,現代消費者在挑選產品或品牌時,越來越像談戀愛,要選擇[三觀]相同或相近者,這就包括永續/環保/地方創生/動物福利/平等/愛XX等等等。
這當中,也許有讀者會認為無添加的觀念、有機與非基改應屬於食品安全,但作者不這麼認為,因為食品安全應該是第一關,應該是必要,消費者不應該還有選擇不安全的機會,添加物、非有機與基改,只要能證明與另一邊的食品,安全性是一樣的,那麼就是屬於消費者的價值觀認同的選擇。突破目標市場消費者的價值觀,就是國際化的最後一關。
如果一關一關過,還是競爭力不足,其實還有一招--[智財外銷]
不到20年前,台灣第三代食品光環,落到了連鎖餐飲的頭上,手搖飲業者憑一杯珍奶,一度被 CNN 票選為世界上最好喝的飲料之一,也開疆闢土前進亞太歐美各大城市。
連鎖餐飲有一個獨特的彈性,也就是只要你能夠把關鍵的感官品質把握好,商業模式釐清,關鍵的原物料由台灣出口、大宗物資可在當地或就近尋找供應商,的確突破了前面提到的四個柵欄,甚至於只要帶著一紙配方,就可以出門開店,到了當地找資本、找原料等。在前幾年市場最熱絡的時期,每周都有新的茶飲業者,要諮詢出口的相關問題。前進歐美市場消費者與台灣本地消費者相比,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他們對於品項的忠誠度較高,不像台灣市場對於新品的期待度很高,廠商必須一直開發新品。換另外一個角度探討,因為當地的茶飲店密度絕對遠低於在國內,當然也沒有那麼大的新品開發壓力。
連鎖餐飲的成功核心在於品質控制,這裡所談的品質控制包含設備組合的營業秘密、調製茶飲的營業祕密、員工訓練、店家監管等,如何緊緊捉住操作的營業秘密的智慧財產以及維持品牌商標的智慧財產,就是這一波輸贏的核心。近5年,優秀的連鎖餐飲幾乎都遇到智財糾紛,這也是來自於我們一直並未深切理解,智慧財產這種無形資產在商業經營中的重要性,再加上資本整合的情境是必要的,如何重整智慧財產管理的腳步,就反而重要起來,變成能否繼續延續的重點了。
最後,台灣食品國際化,可能會有先天缺陷,不管從關稅、能源、物資、人力、資本等造成廠商卻乏競爭力。但數百年前台灣先民勇渡黑水溝時,當年手頭可能只有一根扁擔,從甲地挑貨到乙地,逐漸擴大,當時也沒怕過些甚麼,總不能今天擁有更多了,反而不願意克服困難? 我們大可以透過技術引進,改善保存效果,可以透過消費者測試,確認市場要的品質,可以透過技術授權,把智財外銷出去!!
如此,MIT,不一定是台灣土鳳梨乾,不一定是做好的珍珠粉圓,不限定是甚麼樣貌,內部也不相爭我才是台灣味,而是一款MIT的獨有特色,前進國際市場,踏上世界舞台。
如何達成目標市場法規對產品要求的符合性如何達成客戶要求的品質的符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