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ice@e-sinew.com
枢纽科技顾问
编辑群

原物料进货监测验收

2017/05/01
回专家观点列表

食品企业都会遇到原物料进货的时候,而验收的动作将直接影响终产品的整体品质。然而,我们也都知道当使用到不好的原料,想当然尔,也无法製造好的产品的。故一个标准的验收机制是需要的。

当开始决定用什麽监测方式验收进货物之前,需先了解,该原物料有哪些品质影响因素及其风险,大家应该都晓得,这可以透过因素分析与风险评估来达成,接着根据这些希望被控制的风险继续发展监测的程序。

五个最常用于监测程序中的方法
1.温度
如果进货的原物料因为温度变化而改变品质,被分属潜在的危害因素,那麽温度的监测一定要放在验收的程序中。

2.原料标示
原料标示越来越受重视,惟有正确标示的产品才可以被接受。而标示的检查可能包含成分确认、保存期限、批次号码、重量、注意事项及供应商等详细资料。

3.包装完整性
当产品没有被适当的密封或者有毁损状况,将会成为污染或劣变的来源。进货时应该要确认包装清洁度、密封完整性、是否有撕裂或凹痕等,因为,这些都会直接的影响产品的保存期限,甚至也可能会影响到产品的感官品质,很多的客诉都是这样来的。

4.产品特性
当进货的原物料有一些特性,例如蛋白质含量、湿度、水分含量与含有过敏原等。那麽就需要多花一些的时间,根据该特性进行一些测试,当测试结果为允收才能进到仓储中。

5.运送载体的条件
一般来说运送的载体都是货车,故必须确认被运送过来的原物料是否暴露于潜在风险因素中,甚至也要注意载体的温度、清洁度还有其他一起被运送的货物。

相信各家食品企业都各有一套监测验收的程序,包含验收的责任分属、监测程序、监测频率、以及不符合发生的后续处理动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份就是记录,任何的进货物都要记录,包含监测时间、进货物名称、批次、监测结果记录与记录者等,为的是要能够追踪追溯。其实不只于此,任何公司程序/成本的改善都可以透过观察这些纪录来查觉,而非只为纪录而纪录,为了有一天要追踪而纪录。

收与不收的尴尬状态
有没有发生过该原物料的基本监测都允收,但是确实这次收到的原物料与上一次就是感觉不一样,例如风味有不同,但没有直接证据,跟供应商抱怨,得到的回应却是…「我们的产品都一样呀!都是经过我们标准化程序生产的,哪裡不同呢?」好像也没有什麽证据可以反驳。其实大可不必委屈自己,想要证明与上批原料不一样是有科学方法证实的,如果食品企业自行有经过筛选的经验型评价员,用科学化的感官分析方法,就可以证明。或许您可能担心,供应商不认自身企业做的实验结果。现在非常流行第三方测试,拿着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测试结果来跟供应商谈,想必诚意十足。

TOP